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罗德慧 正文

即使“不见面” 义乌公共资源交易也“不掉线”

发布时间: 2020-04-13 11:19:44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罗德慧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4月13日讯(记者 罗德慧 编辑 童晓)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各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把疫情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影响降到最低,义乌市行政服务中心充分发挥综合监管和交易平台联动优势,积极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全流程网上办理和远程“不见面开标”,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和国计民生工程顺利开展。今年2-3月,交易平台共完成工程建设项目67项共计71个标段,交易金额达18.52亿元。

  做好场内防控

  率先恢复各项交易业务

  “2月初,我们就对延期的工程建设项目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摸,为交易项目恢复做好准备。”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杨绿春说,2月中旬,交易中心发布服务指南,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开标原则和场所内疫情防控措施,并于2月17日率先恢复定标业务的场地预约。2月21日,义乌市美丽乡村精品线标识工程顺利开标。

  根据“严管控、少聚集”的原则,交易中心根据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制定了严密的疫情防控工作细则,确保开评标场地不留防控死角。“我们从严格管理交易场所人员、限定参与交易各方主体人数、启动绿色通道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做到交易业务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杨绿春说,交易中心在开标区、评标区、定标区均部署了人员出入登记系统,实时掌握中心各场所的人员出入动态和聚集情况,同时安排专人开展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和场所消毒工作,错峰安排项目交易,并对应急建设项目、全市重点项目招投标开通“绿色通道”。

  创新交易模式

  服务、开标都“不见面”

  疫情期间,依托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交易中心全面实行网上“不见面”服务,实现了市场主体身份登记、公告公示发布、网上投标、保证金收退等全流程“不见面”办理。截至目前,中心通过“不见面”方式已完成交易事项600余件。

  3月13日,义乌市北苑菜市场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开标,这也是义乌市建设工程不见面开标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首个采取线下不见面方式开标的工程。

  疫情发生后,交易管理科迅速开发上线评审法、设计类、监理类、招标代理类等类别工程建设项目“不见面开标”系统。“对暂时无法采取‘不见面开标’方式的项目,我们也创新了交易模式,调整投标文件递交和现场开标方式,采取‘线上直播+纸质投标文件’的方式,实现了建设项目线下不见面开标,解决了非电子标项目人员集聚和现场开标的矛盾。”交易管理科科长朱跃忠说。

  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切实减轻投标企业负担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成了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企业复工复产,需要稳住资金链。”杨绿春说,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交易中心在前期取消300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的基础上,加快了对存量年度保证金的清查和清退力度,督促满足退款条件的招标人和代理机构尽快办理退款。目前,已经为174家企业退款2832万元。

  此外,交易中心还积极推广电子投标保函的使用,引导金融机构实施电子投标保函的优惠费率,大幅度减轻企业的投标保证金缴纳的资金压力。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