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如炬。望道先生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首译成中文,在凄风苦雨中点亮了信仰的火种,给摸索中的中国带来了理论之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燎原星火。
信仰如磐。望道先生所擎起的信仰旗帜以势不可挡的崛起姿态,走出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之路”,历史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信仰如山。望道先生与信仰的故事流传在神州大地,望道先生信仰的丰碑矗立在后人心中,让逝者流芳,存者增辉,来者继行。
百年前,也是这个春天杏花怒放的时间,陈望道在分水塘村“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工夫”,翻译《共产党宣言》,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思想的萌发 从教育救国到实业救国
陈望道出身于农民家庭,父亲陈君元是太学生,早年曾考过武秀才,是村里有较高威望的乡绅,思想开明开放,非常崇尚文化。
陈君元认为文化知识是一生的财富,十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他常常说“书读到肚里,大水冲不去,火烧烧不掉,强盗抢不走,无论走到哪里都管用”。
陈君元一生奉行勤俭持家,家业得以积累,家里经济条件宽裕,可他并不娇惯望道兄妹,经常安排他们干农活,家里家外、田间地头。小时候朴实的家风家教使陈望道受益终生,父亲的言行经常浮现在脑海中。耕读家风熏陶下的陈望道,一生勤于治学、精于笔耕,出版著述和译作20多部,发表论文、译文500余篇,留下约320万文字。
“陈望道原名陈参一,‘望道’是他后来自己改的,不但把自己的名字改了,还把两个弟弟也分别改为陈伸道、陈致道。”据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介绍,“望”可理解为展望、追求,“道”即道路、道理、真理。说明他希望自己一直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早年的陈望道,先是笃信“教育救国”,认为救国首先要破除迷信、开发民智。17岁就从县城绣湖书院回到村里开办村校,教育孩子。后来面对国弱民穷,他又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考入金华府立中学堂苦读数理化。他说,“当时有兴实业,重科学,希望国家富强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驱使下,他一心想赴欧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陈望道原来打算留学欧美,自费留学所需不菲。父亲陈君元听长子说要自费留学,需要一大笔费用,觉得这是要“大洋一畚箕一畚箕的往外倒的”,感到为难,不肯答应。
陈望道并不与父亲争辩,抄录了李白《将进酒》中的两句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贴在墙上,以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几天的僵持之后,陈望道的父亲被儿子的志气和抱负所感动,变卖了家里100多亩水田支持陈望道留学日本。
留日期间,陈望道看到曾给他带来希望的国内辛亥革命失败,看到弱国小民身在异国的种种艰辛,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爱国活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强烈地触动了陈望道,他因此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新思潮,逐渐认识到救国不仅要兴办实业,还必须进行社会革命。
“真理的味道”和经典一起流传至今
1919年“五四运动”后,回到国内的陈望道,应聘到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教学改革。1920年2月至4月,在家乡义乌分水塘村翻译了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5月,任上海《新青年》刊物编辑。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1921年底,任中共上海地委第一任书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陈望道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上海、重庆等地从事抗日活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上海的爱国民主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陈望道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局文化部部长,华东局高教局局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生前著有《修辞学发凡》《美学概论》《作文法讲义》《文学简论》等。
“陈望道坚信马列主义,紧跟中国共产党,党叫干啥就干啥。他以一生的努力和追求,践行了自己当初的诺言: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毕生的心血。”义乌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工作人员陈祥有说。陈祥有是陈望道的侄女婿,其岳父陈致道是陈望道的亲弟弟。
陈望道兄妹五人,他排行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陈致道排行第五。
“陈望道从小品学兼优,学习语言也特别有天赋,精通英语、日语。1920年早春,陈望道接受了戴季陶委托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重任。”陈祥有透露,为了译书,陈望道回到故乡分水塘村,独自住进了堆放柴火、久无人住的老宅。“打扫干净后,放了两条长板凳,一块门板铺在上面,白天当桌子;晚上棉被一铺,又当床。”
“高高一池塘,莹莹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水出东西,故名分水塘。
为了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在分水塘待了两个来月时间,足不出户,一日三餐都由母亲张翠婠拎着篮子送上门。
错把墨汁当红糖,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人尽皆知,但“真理味道”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
有一天,张翠婠去收拾碗碟,一进门看到陈望道满嘴黑不溜秋,吓坏了。
“融,你的嘴巴怎么了?”融是陈望道的小名。陈望道这才意识到自己吃粽子蘸红糖蘸错了地方,竟蘸到墨汁里,无意中把墨汁都吃掉了。
张翠婠很心疼儿子,和村里人说:“哎呀,我这个融啊,读书读没用了,红糖、墨汁都分不清,粽子都蘸到墨汁上了呢。”
老宅采光不好,为了方便儿子看书,张翠婠加了两根灯芯,懂事的陈望道过意不去:“我多年不在家,没有好好孝敬父母,现在反过来,还要父母来照顾我,给家里增加负担。”
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陈望道把两根灯芯掐灭了一根……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这样和经典一起流传至今。
“开天辟地”创造历史的思想起点
那一年,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暗潮涌动。万千进步青年,激情勃发,却又踌躇迷茫;他们想要改变,渴望有所作为,却又不知路在何方。而此时,由望道先生首译的《共产党宣言》如同一颗从遥远西方引来的火种。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迅速风靡神州大地,受到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热忱欢迎。初版的1000册,很快售罄;次月重印的1000册,也很快被抢购一空。源于这颗火种,一经播撒便将红色激流融入黄色土地,在中国大地形成燎原之势,揭开照耀中华的壮丽日出,涤荡风雨如磐的暗夜,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到1926年5月,仅平民书社共出版了17次;北伐战争中,曾有一个时期在军中散发此书,人手一册,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发行,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创造历史的思想起点。它影响了无数激进民主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由此转变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让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希望,感受到真理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许多有识之士对《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交口赞誉。鲁迅就曾称赞说:“现在大家都议论什么‘过激主义’来了,但就没有人切切实实地把这个‘主义’真正介绍到国内来,其实这倒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在1936年对斯诺说过,有三本书使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之一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他还说,《共产党宣言》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就翻阅——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
周恩来同志在1949年7月,第一届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当着代表们的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您教育出来的。”
可以说,义乌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予先生以丰厚的滋养。自小在分水塘长大,汲取义乌悠久历史中孕育的精神和品格,使先生的淳朴、勤勉和坚守,与“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相契相合、异曲同工。
一脉相承塑造起丰盈的人生
1920年9月望道先生走上复旦讲台,在复旦执教50年,担任校长25年,为弘扬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树立优良学风、倡导学术研究、爱护复旦师生倾注了毕生心血,因而桃李芬芳、誉满天下。
那时,师生们经常看到陈望道在校园里散步。他常说:“我是校长,在学校里多走走,可以让大家认识我,有什么事情就可以及时向我反映,我也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他多次提出:“学生身体不好不行,眼睛不好也不行。如果他们身体不好,我们对不起国家,也对不起学生家长。”
作为校长,学生在陈望道的观念中永远是第一位的。1947年5月30日,国民党当局搜捕进步学生,复旦新闻系左派学生何晓沧躲进了陈望道家中。时任新闻系主任的陈望道,坐在楼下客厅看报纸,一直守到特务后半夜撤走……就这样,他竭尽全力保护进步学生。
由于工作原因,1949年以后,陈望道回义乌次数不多,一共三次。第一次是1950年母亲过世。最后一次是1964年4月,待了三天,到义乌中学演讲,还和县领导商谈把分水塘故居捐献给国家的事。尽管长期在上海工作,但他始终惦记着义乌和家乡人民,义乌简易师范就是他提议办起来的。1964年,他和义乌县领导讲了三点心愿,希望经过艰苦的努力,义乌人“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老百姓到县城不用走”。
如今,望道中学、望道小学、望道路、望道高速互通、望道森林公园……在义乌,陈望道的元素随处可见。
百年前,分水塘到义乌城里,要翻山越岭很不方便。
陈望道向村民描绘美好的蓝图:“有一天,我出去,有条件的话,帮你们打开这个山洞。”陈望道向村民描绘的蓝图在100年后终于成为现实。
“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追望先生的一生,那些生命中灿若辰星的闪光点,就着信仰的力量,一脉相承,塑造起越来越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