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3月29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余依萍)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这100年风雷激荡的岁月,中国共产党人以生命为笔,书写了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华章。
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先生的出生地、成长地。党的十九大以来,该村借助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故事的东风,围绕建设红色宣言圣地、党建高地目标,砥砺前行,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浙江省2A级景区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示范村和浙江省主题党日活动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日,记者再次踏上这片有着“红色”底色的土地,穿越时间回廊,重翻那段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
全面保护,让红色记忆有迹可循
“高高一池塘,莹莹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分水塘村四面环山,景色秀丽,村北一口水塘,汇集的水源,分别向东南、西北两边分流开去。东南一路流入义乌,西北流向隔壁的浦江县境内,分水塘村因以得名。多少年来,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是村里的风水,对面山峦势如笔架,村南千年塘为砚池,寓意文风昌盛。
自古以来,分水塘虽然只有一条山道南北可出,但北通浦江、诸暨,南达金华、兰溪,是通衢大道。因地处交通要道,分水塘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并不闭塞。一直以来,村民靠山吃山,除了耕种有限的农田外,就是靠砍柴、挑柴卖来维持生计,挑柴卖的收入曾一度占了村民的百分之九十的经济来源。
历史上,附近的圣寿寺、五云山都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印迹,南宋义乌籍理学家徐侨墓葬在五云山,生前曾寄住五云山的五云寺,明代的宋濂、方孝孺在圣寿寺的书院讲过学。分水塘地势较高,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个军事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金东义西一带活跃着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第八大队,分水塘成为抗日游击队经常出没的活动据点。
“这里原先是我外公家的宅子,那时候,抗日游击队隐藏在这里,日本人听到风声后过来搜查,外公灵机一动,把家里的土蜂桶搬到楼梯顶,日本人搜查时一打开,惊动了家里其余八只蜂桶里的蜜蜂,最后赶走了日本人,当时可真是险呐!”走进八大队抗日指挥所旧址,今年72岁的张守俊将当年外公智斗日本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不仅要对革命旧居旧址进行保护,更要发挥其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以物知史、以物见人,使得教育方式更加多样、体验更加直接,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在革命旧居旧址维修保护过程中,曾落寞于古村深处的八大队抗日指挥所旧址,展露出了新的容颜。
合理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起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并由此讲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望道故居讲解员陈华仙是望道先生的堂侄女,在她的陪同下,记者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望道故居。
推开咯吱作响的木门,四方围合、庭院深深,依旧是老宅原先的格局,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正室五间,前设弄堂,左右厢房各两间,开间前檐有天井,南面山墙为一字型照壁,明间辟石库大门。故居陈列内容图文并茂,用大量的珍贵图片展示了陈望道光辉的一生。屋子不远处便是陈家的柴屋。
《共产党宣言》首个全译本,就诞生在这简陋的柴屋里。据说,当年陈望道根据《共产党宣言》日译本、英译本,并借助《日汉辞典》《英汉辞典》,废寝忘食地翻译。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满嘴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他正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蘸着墨汁吃粽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预备党员来到陈望道故居庄严宣誓入党,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党员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这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个在柴屋里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的遥远回应。
这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前廊式天井院结构的砖木建筑,这里曾是抗日游击战士常来常往的落脚点。战士们对于陈望道这位前辈革命活动的事迹有所耳闻,还知道他曾经回老家翻译《共产党宣言》,便亲切地称这处房子是“革命的房子”。
时光荏苒,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如今,每日都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至此,追寻望道先生的足迹。
整体打造,红色基因铸造旅游名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义乌的红色文化开始反哺乡村。自2017年城西街道与陆港集团结对共建望道信仰线以来,党员干部铆足干劲,持续推进望道信仰精品线建设。
作为望道信仰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分水塘村完成了老街改造、陈望道故居修缮、柴房复原等工作,分水塘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完善。如今的分水塘村的陈望道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党员教育与思政教学基地、金华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基地、浙江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杭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全省多党合作传统教育基地。
而分水塘村借着红色基因,旅游业不断升温,许多村民回乡创业。分水塘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
“这几年村子发展很快,银行入驻村里以后,水电费缴纳、社保办理都可以在村子里完成,很方便。”2018年从外贸公司回到村子里上班的吴虎英对记者说,回到村庄一边做外贸,一边上班,赚钱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家里,一举两得。每年还多了几万的收入。“何里隧道建成以后,我们去市区只需要半个小时。以前不仅交通不方便,还到处是泥巴路,走路上吸一口全是沙和灰尘。”
在发展红色旅游同时,村里还引进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名特优新农产品馆等一批项目,吸纳一百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如80后陈根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名列前三。但因为父亲在家乡试植灵芝缺少帮手,陈根生毅然放弃了海关的面试。回到家乡分水塘后,陈根生与父亲一头扑进山野,先后搞起了灵芝栽培和木耳香菇等食用菌的种植推广。一年又一年,陈根生拜访农科院校,先后引种了猴头菇等近10个种植品种,最终从众多种植品种中,优选确定了灵芝、丑耳等产品。
这些年,随着灵芝种植的常态化运营,陈根生又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粽子产业。他在陈望道故居边租了店面,开了一家粽子体验店,注册了“望道”粽子商标,同时还开了分水塘村民宿。当年陈望道从误蘸墨汁的粽子里尝到的是真理的甜味。一百年后的今天,在这间毗邻望道故居的老房子里,陈根生把“信仰”裹进粽子,用粽子继续传播真理的味道。
“大峰山下龙山岗,龙山岗下分水塘,两股碧水走东西,四面青山抱村庄。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六百年故事在流淌……”正如分水塘村歌《红土地绿家园》所唱的,这片红色资源丰富、红色传统深厚的土地上,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黛瓦白墙内聚集着绿色产业,古街长廊上散播着国际元素。昔日的小山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和魅力,迎接四方宾客。
记者手记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陈望道走出山明水净的故乡,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中,艰难跋涉。如今在分水塘村,仍然流传着陈望道译书时聚精会神蘸墨汁吃粽子的故事。乡亲口中简单朴实的语言,勾连起了陈望道与这个生于斯长于斯故乡的绵绵情分。
百年后的今天,一股红色旅游潮在分水塘村蔚然升温。游客可以参观望道故居,品味真理的味道,还可以来到大天井老街,这里有直销的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出售来自三十多个国家两百余种商品,不出家门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行走在分水塘,总会被这里的人和事触动。英雄的土地注定非凡,如今,有政策点睛,政企村集体合力发展,村民勤劳致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美好图景正在分水塘村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