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12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陈健贤 蒋鲁钰 楼舒婷)连日来,不少市民来电爆料,位于北苑的一家名为“杰仕健身”的健身房迟迟不开业,想退卡却没有“门路”。市民万先生说,办了卡却无法消费的会员至少有500人,大家都面临着既不能健身又无法退卡的难题。
会员“苦等”健身房开业
在万先生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北苑路60号的杰仕健身七月汇店,店铺大门紧闭,把手损坏,门牌上清楚地写着“筹备处”几个大字。在二楼的健身场馆内,记者透过玻璃门看到,大厅里堆放着不少健身器材和装修材料;在场馆后方,在建的游泳池也处于停工状态。
“去年7月,我参加健身房举行的活动,办了卡,成了原始会员,总共交了2780元钱,3年内可享受一大一小免费健身,也就是说,我还能带孩子来健身。”万先生出示了自己的转账记录,他说,虽然当时健身房还在装修中,但看到健身房宣传中提到“全义乌最大的游泳池”,他就立马交钱办卡了。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承诺去年暑假就正常营业的健身房,至今未装修好。
办了卡的市民李女士还拿出一张公告给记者看,上面写着“公司承诺2020年12月20日开业,如无法开业,将全额退款”。李女士说:“从贴出公告到现在,我没有收到过任何关于退费的消息,现在准备通过起诉来追回自己的钱。”
万先生表示,那么多人办了卡都无法消费,大家又没有建过会员群,相互间无法联系,再加上起诉费时费力,所以还是希望健身房的人能出面给个说法。
业务员“一问三不知”
随后,记者联系了健身房业务员吴先生,他表示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开业。公司曾开会告知,如开不了业,就会给大家退款,但具体怎么退款、有多少会员退款,他也不知道。
为了能联系上相关负责人,记者在网上查询了关于义乌杰仕健身七月汇店的企业信息,发现该公司显示经营异常,法人马成虎名下还有一家位于佛堂的“杰仕健身”分店。记者也联系了该店工作人员,对方对北苑店情况一概不知,只说公司会派专人过来处理。
记者从市矛调中心了解到,从去年5月至今,该中心已接到关于“杰仕健身”的投诉件近百份,已联系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和北苑市场监管所等相关部门,交其处理。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单位已进行讨论,因属于合同纠纷,目前由北苑街道综治办负责统计会员信息,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从各责任部门反馈情况看,责任部门介入,主要以调解为主。对于预付式消费带来的问题,消费者只能通过起诉来解决。
谨慎参与预付式消费
事实上,“杰仕健身”这事只是众多预付式消费问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据市矛调中心统计,今年前3个月,全市涉及预付式消费的投诉有395件,在日常消费类投诉中占比非常大。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其中90%的市民有过充卡经历,有30%的市民曾掉进预付式消费的陷阱。
对于预付式消费,有没有相关法规呢?律师宣琰说,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12年,商务部就发布相关规定规范商家有关预付储值卡行为,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发卡资格、资金用途、资金监管都有具体规定。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主营业务为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发卡企业,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上一会计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40%;工商注册登记不足一年的发卡企业的预收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倍。但是目前市场上大小经营主体众多,且这些监管事项又涉及商家内部经营管理,因此在监管方面存在难度,很多问题都是在企业爆雷跑路之后才浮出水面。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目前我国关于预付费式消费的管理规划,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只有一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也就是说,相关责任部门并没有强制的监管措施,而这仅有的一条规定也还是过于笼统,只能起到事后救济的作用,不具有事前预防功能。因此消费者在参与预付式消费之前须谨慎,千万别因商家优惠力度大而盲目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