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9日讯(记者 方维 见习记者 陈佳琪 编辑 何冬圆)近日,记者沿着一条幽静小路来到福田街道下兆村,越过一片青翠碧绿的荷叶田,远远就能看到那排红瓦白墙的村文化礼堂。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兆村民们各显神通,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小小村落,微小企业数十家,经商能人层出不穷。
据悉,下兆村位于福田街道北部,东邻洛店,西靠溪前,南邻全宅,北邻下西陶,距国际商贸城3公里。“下兆村村子小、人口少,农田面积仅100余亩,辖区仅有199户,428人,加上村里年轻人少、致富门路单一,村两委想尽办法来增加村集体收入。”下兆村党支部书记任海生说。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近年来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盘活村集体资源。如今,下兆村村集体收入达到了52万元。
任海生介绍:“从前的下兆虽民风淳朴但村民的精神生活却较为单一。”2014年,下兆村充分挖掘整合现有资源和特色,建成了一座集农耕文化、学乐结合、传播正能量的多功能文化礼堂。“下兆村过去名为雅兆村,村民们认为‘雅’更有文化底蕴,因此将文化礼堂命名为‘雅兆村文化礼堂’。”任海生介绍。
走进文化礼堂,一股清新开阔的气息扑面而来,深褐色的柱门、一尘不染的白墙、赏心悦目的木雕窗栏,既简洁又庄重,每个元素都让文化礼堂显得经久耐看。礼堂内设雅兆讲堂、电子阅览室、农民之家等多个功能区块,整个文化礼堂简朴大方、功能完善,是下兆村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明传播的综合性平台。“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观演,也可以将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搬上舞台,礼堂自建成以来共开展活动百余场,累计参与千余人次,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任海生告诉记者,下兆村虽是一个人口小村,但村里建立的老年活动中心不亚于其他村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村里常常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关心老人的饮食起居送温暖,村民们自发捐款或组成公益队伍给老年活动中心买米油面,不定时给老人们包饺子、理头发、剪指甲、聊天拉家常。”村民任关和动情地说:“我们老人顿顿有热饭热菜,看病可报销,出门免费坐公交,真是很幸福!”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选对路子很关键。近年来,下兆村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谈起转变,任海生表示还是得感谢网络招标平台。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下兆村先将原来多处荒芜的空闲建设田进行了整治整合,随后将其通过网络招标平台向社会招标出租经营权。“这为村集体增加了每年47万的收入呢!”任海生笑着说,这一举措也将下兆村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搬开了。
据介绍,下兆村的9间村集体公房由原先只面向村民招标改为了向社会招标,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原来一年租金6万元,现在提增到了11.26万元了,差不多翻倍了呢!”任海生说到村里近几年的变化,声音都变响了,“现在,村前的两座水塘已完成招标承包,预计将为村集体带来每年7千元的收入。”
此外,下兆村两委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带领党员群众创业致富。2017年下兆村村民人均收入约3万元,2018至2021年下兆村村民收入已达3.8万左右。任海生感慨万千:“如今,村民的兜里有钱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幸福指数在逐年上升。接下来,我们还将积极创新思路,探索更多村集体增收渠道,并计划开展农村有机更新,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让集体增收再翻一翻,向着强村富民的目标奋力前进。”
村在景中,景在村里。整个下兆村如同一幅绮丽画卷在记者面前徐徐展开,把当今新农村的风采展现的淋漓尽致:通畅的村道,成排的路灯,赏心悦目的文化长廊,金色的阳光洒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上,显得五彩斑斓。任海生相信,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条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