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1月22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望道信仰、德胜古韵、画里南江、千年古镇、红糖飘香、赤岸西海等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基础的交通道路建设,带动偏远村、沿线村共同发展。
道路通了,带来了客流量,带来了商机,带来了无限可能。10条精品线,已然成了义乌的共同富裕路。
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四部委发布关于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创建结果的公示,义乌市榜上有名。这也是继成功创建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后,义乌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
“四好农村路”是指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的农村公路,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近年来,义乌市将打造高品质农村公路列为建设交通强区的重要举措,与建设美丽义乌相结合,坚持大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新机制管养、一体化运营,不断完善提升农村路网,美化亮化路域环境,加速城乡居民便捷出行,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形成了高品质、优机制、智慧化、重效益的“四好农村路”义乌特色样本。
驱车行驶在宽旷的义乌大地,一条条红黄蓝三色路面标线犹如彩虹环绕乡间,演绎着铿锵有力的新时代共同富裕进行曲。自2017年起,义乌以国企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全国首创“八企十线”新模式,即由8家国有企业结对镇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按照大花园理念打造“望道信仰”等十大美丽乡村精品线,用“红黄蓝”三色彩虹线串联280公里美丽乡村大环线,辐射全域农村,带动10个镇街112个行政村共同发展,相关做法成为第一批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
10条精品线建好后,义乌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总体要求,通过联通周边县区农村道路、联网本市农村道路、串联古迹古韵等外联、内联、古道联的方式,创造性地把10条精品线转变为全市域范围的联通。
精品线的全面打造,还带动了乡村农家乐的热潮。据统计,去年义乌市农家乐经营户共接待游客361.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
后宅街道岭脚村是义乌市西北部一个较为偏僻的小山村,交通不便曾是该村与隔壁香山岭村共同发展的最大阻碍。随着精品线大环线的打造,两村之间一条1.7公里的“串联路”兴建起来,让两村各自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形成互补,助力融合发展。
为了让更多偏远农村融入金义都市区,增加农民收入,2020年,义乌又协同东阳、浦江、兰溪3个县市规划跨行政区域“三环”快速路建设。利用现有国道、省道提升改造,途经4县市19个镇街,长约140公里,环内面积1084平方公里。
早在2010年,义乌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实行公益性票价政策,义乌市财政每年“兜底”公交补助超过3亿元,为公交线路村村通提质升级提供了巨大支撑,实现了500米半径覆盖率达98%。同时,累计建成农村物流网点170个,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农村淘宝遍地开花。2020年,义乌全年快递量列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位,占了全国的8.5%。
多年来,义乌“精品示范、全域四好”的农村路网,打通了义乌农民共同富裕的大通道。依靠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168个农村电商村数量领跑全国,电商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280公里美丽乡村“彩虹”环线植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8个,总投资超200亿元。“精品示范、全域四好”的义乌共富模式,成为样板。
农村路连接千家万户、旅游路延伸千山万水、产业路通往万园千企,“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了义乌对外开放通道,也打通了农民共同致富通道。来料加工业务遍布乡村,“行四好农村路,游青山绿水,吃农家饭菜”成为新时尚。近年来,义乌市共接待游客近217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3亿元。
“在巩固好当前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义乌将对标行业先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继续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让义乌市因路更美、因路更富、因路更红。”义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