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媒体看义乌>2021年>最新报道 正文

【浙江日报】至孝格天 风骨裂石 孝义故里苏溪指数量化正能量

发布时间: 2021-12-08 09:00:24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张伟群 王林 余依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2021年12月8日《浙江日报》14版

  义乌市制订的“小商品指数”让中国小商品影响世界价格,苏溪镇首创的“孝义指数”让孝德义行有了量化标准。通过“孝义指数”将文明行为数字化,苏溪根脉文化被注入新的力量,指引苏溪人奔赴共同富裕之路。

  传承:根脉绵延2000多年

  在苏溪镇郊区的阳光大道旁,看到写有“百善孝为先”红色大字的文化墙,就说明颜村到了。文化墙背后,是颜氏宗祠,村民说这是明代建筑,已陪伴村民近400年。宗祠外墙上,画着颜乌的故事,诉说着颜氏后裔与孝义的紧密联系。

  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颜乌侍亲极孝,父亲死后,他悲痛难当,赤手刨土筑坟葬父,感天动地,引来乌鸦群衔土相助。2000多年来,颜乌后裔就聚居在颜村一带,苏溪镇也被称为“孝义故里”。

颜乌后人聚居地颜村,孩子们学习孝文化。胡水木摄

  离宗祠不远处,有一座孝德楼,楼前有孝子亭。笔者在孝德楼前见到了颜乌孝德文化联谊会秘书长颜金高,他是颜乌的第71代孙。颜氏联谊会遍布全球,经常组织家族聚会,传播孝义文化,开展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慈善活动。颜乌孝德文化联谊会是颜村自己的联谊会,也是调解村民矛盾的重要组织。颜金高说,孝文化做得好,村风村貌就不会差,现在,村里的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工作都推进得十分顺利。“一到过年,颜家子孙都结伴来孝子亭祭祖,整整齐齐,和和气气。这就是孝的意义啊。”颜金高说。

  在进行孝文化宣讲的时候,苏溪镇农民作家胡友大经常拿出自己创作的《孝德感乌》一书,这本书是他历时5年用业余时间写成的。“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孝义,丢了它,也就丢了做人的根本。”胡友大认为,“至孝格天,风骨裂石”是颜乌故事的核心精神,它告诉我们,对待父母亲人要至情至孝、刻入骨髓。他说,孝是苏溪的根,以孝老爱亲为荣的苏溪人,才是《孝德感乌》真正的创作者。

  苏溪二小的孩子人手一本《颜乌的传说》漫画书,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讲述“颜乌故事”;在里宅文化礼堂,家长和孩子共读《颜乌的传说》,用亲子阅读的方式了解苏溪的根脉……为了更好地将孝义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今年11月12日起,苏溪镇将“颜乌故事”创作成漫画,送到各村文化礼堂、学校阅览室,让孝义有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延续。

  在苏溪,孝还是可以共享的。孝义广场是苏溪镇的地标,孝义大舞台“周周有戏”,孝义步行道展示孝义故事;4个孝义门球场是老年人乐园,拥有门球队21支、中老年门球运动员200余名;孝义家园建在银行楼上,“政校企”合作的老年教育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老有所学……

  指数:孝心义行数字化

  前不久,苏溪老干部王大伯又来到义乌农商银行苏溪支行,通过咚咚孝义家园积分商城,将自己的孝义指数积分兑换成小礼品。“除了生活用品、农产品等实物,孝义指数还可以兑换一些权益,比如水电费优惠、洗车、邵逸夫医院特需门诊、萧山机场贵宾通道等等,在义乌农商银行贷款还能享受优惠利率。”王大伯门儿清。

  孝义指数是“金融+孝义”的产物,它源于公益志愿服务,把孝义行为和志愿服务具体化、数字化、制度化。孝义指数的构成主要包括七大类:志愿汇积分、老干部银领积分、垃圾分类积分、孝义之星积分、媒体宣传报道积分、优秀党员荣誉积分和文明实践积分。

苏溪街头随处可见“孝文化”胡水木摄

  王大伯积累的主要是老干部银领积分。该项积分从苏溪老干部发起的社会公益组织活动中获得,计入义乌市志愿汇平台,在以志愿活动打卡时长折算志愿汇积分的同时,根据发起记录,老干部还能额外享受每次加5分。

  由于经常参加垃圾分类宣传监督活动,王大伯对垃圾分类积分也十分了解。目前苏溪的垃圾分类试点都连接上了垃圾分类智慧平台,这是一款扫码积分系统,手机扫一扫,垃圾分拣员就可以上传每户垃圾分类情况照片,平台可自动获取垃圾分类情况,并导出相应积分。在一定时间段内,凡是每日积分连续合格率均为100%的农户,可奖励垃圾分类积分10分。

  从去年开始,苏溪镇多了一件大事——“孝义之星”评选,第一届共评出孝义之星10名。在这10人中,该镇张卜自然村的朱丽英尽心尽力照顾植物人父亲长达5年,“你养我长大,我养你到老”的朴素孝行,是对苏溪孝德传统的真实演绎。而孝义之星积分是孝义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个人被推荐和获评为孝义之星(苏溪好人)的都可加分。今年,苏溪镇继续开展“孝义之星”评选,让榜样的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善治:基层治理“抓好”老年人

  家住该镇十和里社区新都花园小区的金火木今年88岁,原先是苏溪镇楼下张村村民,也是最早一批入住小区的居民之一。“现在家门口有老年食堂,2元一餐,荤素搭配,大家吃完饭出来散散步,参加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身体好,心情也好。”金火木用切身感受描绘撤村并居带来的改变。

  3年前,楼下张、东殿前、上大路等6个村合并组成了十和里社区,老农民“赤脚上岸”住上新房,但一时间还不适应。十和里社区党委书记金飞说,新都花园有519名60周岁以上老人,住进高层住宅后,他们不能像以往那样种菜养鸡,聚几个朋友在家里打牌消遣,又常被楼上楼下投诉,生活处处受限,常有老人闹到社区。

苏溪二小的孩子们共读《颜乌的传说》漫画(图片由苏溪镇政府提供)

  金飞和社区工作人员意识到,得有个专属老年人的活动场地,通过多次协商争取,社区拿到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场地,花费30余万元,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活动中心,可以读书、下棋、写书法、看电影,每天都有四五十位老年人结伴前来消遣。随后,居家养老中心也开伙做饭,85名75周岁以上老人第一时间报名。

  从此,社区里和老年人有关的矛盾锐减。“‘抓好’老年人,就能抓好大半基层治理工作。”金飞说,老人诉求得到满足,还反过来做家里人的工作,让很多社区工作难题迎刃而解,帮助社区居民凝聚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探索出农村社区的善治小样板。

  今年重阳节前夕,该镇六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的“孝心十碗菜”又上新闻了。活动上,25名村民志愿者撸起袖子,炒菜、洗涮、搭帐篷……为村里50位80岁以上老人献上丰盛的孝心宴。村委委员周玲林告诉笔者,六都村有170多名志愿者,主要由村里的党员、妇联成员组成。“我们在村民微信群里发招募令,志愿者就会自动接龙报名,认领‘任务’。”周玲林说,村里每年要举办敬老活动7~10场,每场活动都少不了村民志愿者的身影。一些志愿者家庭还成为村里独居老人的联系户,每户负责1~2位老人,每周上门探望,少则二三次,多则天天“报到”。

  这种志愿服务模式如何才能保持长久?“六都章程”推出了一套公开透明的奖励机制,凡参加志愿服务队伍的村民都登记在册,获得“六都加分”,在发展党团员、评选文明家庭、当选村民活动嘉宾等方面,均会被优先考虑。这套“乡村版”孝义指数,让六都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敬老村。

  村村有服务,人人能参与。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每个村(社区)都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目前已有48支村民志愿队伍,专门服务孝义文化建设。

  反哺:要有富也要有孝

  在传说中,少年颜乌因目睹乌鸦反哺,深受触动,终成孝子。如今,许多走出去的苏溪人受孝义根脉的召唤,把回馈家乡当做一种大孝。

  周福云是苏溪镇上甘村人,走过“鸡毛换糖”的年代,以服装等传统产业起家,2005年转投LED芯片,很快成为行业领先。2015年,义乌有关部门找到他,希望他把光伏企业带回家乡。当时的义乌看起来并没有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但深怀家乡情结的周福云提出,自己可以把董事长位置让出来,终于感动了董事会。

  “我的成功离不开家乡的哺育。”周福云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16年,周福云带着总投资60亿元的光电项目回到苏溪,还动员多家同行企业进驻苏溪,其中不乏行业内龙头企业。同时,义乌市和苏溪镇积极提供各种服务,引进多家光伏企业。短短几年,义乌建起一条光电全产业链,工业重镇苏溪完成了从传统服装制造业为主到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一跃成为“光明之都”。

  回到苏溪的不仅有财富,也有精神食粮。在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楼,海飞书屋总是能吸引很多孩子驻足。海飞出生于苏溪镇蒋宅村,是知名出版家,他发起捐赠,汇聚全国各地儿童出版社书源,为书屋筹集童书。同时,苏溪镇整合社会资源,目前海飞书屋已筹集正版图书16500余册,成为孩子阅读的海洋。

  “苏溪不能只有富,苏溪不能没有孝”,苏溪一名小学生在参加孝义研学活动后写下这句话。重创富,讲孝义,这就是苏溪守好文化根脉、走向共富未来的“秘诀”。

  【慈孝名片】

  义乌市苏溪镇是一座富镇,2020年,人均GDP达19万余元。苏溪也是一座孝镇,是先秦孝子颜乌后裔聚居地,孝义文化是苏溪的根脉文化。苏溪更是一座美镇,在孝义文化建设指引下,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打造“美丽苏溪”,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