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央视少儿频道主持人红果果在微博发文,“怒怼”某网友对其夫妻二人的“玩梗”发言:“我就知道这两个人在智慧树下、没干什么好事。”
红果果、绿泡泡是央视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主持人,可以说是新世纪儿童共同的童年回忆。两人于2010年喜结连理,红果果时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家庭趣事和恩爱日常。面对网友“没干什么好事”的恶趣评语和夫妻二人合照的配图,红果果愤然反问:“请问干了什么坏事?”,并表示“家里的老人不能理解这样的梗”。有网友称这只是娱乐性的调侃,并不值得深究;也有网友站出来表示支持:“成年人应该要有分寸感。”
显然,此次事件中所谓的“梗”,已经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了一定伤害。该网友使用夫妻二人婚前和孕后的照片做对比,用“没干什么好事”加以描述,这样的发言,恶趣又低俗。然而类似的言论,却在网络空间中并不少见,常被称为“玩梗”。在网络领域,“梗”泛指约定俗成的,代表某种特殊含义并能引起知情网友共鸣的相关概念,往往包含了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笑点或妙趣。从“你礼貌吗”到“你在想peach”,从“与女无瓜”到“有内味儿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更是火上春晚。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梗”凭借趣味性和通俗性成为网友的一种通用语言。如今的网络空间,可以说是“放眼四周皆是梗”。似乎一句话无“梗”,就难以融入互联网“冲浪”的氛围。不可否认,“梗”具有高度概括性,它以幽默的方式提高了人们对事物的可接受性,成为一种共同语言。适当使用“梗”可以调节聊天氛围,增加娱乐趣味性,也能较为含蓄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
然而,“玩梗”固然有趣,但并非“万物皆可成梗”。随着网络上越来越多“梗”的出现,“玩梗”愈加普遍,许多恶意的内容夹杂其中,使“梗”的语言环境鱼龙混杂。不分场合滥用“梗”,“烂俗梗”的出现,“梗”的低俗化、低龄化、泛娱乐化等,都缺失了人际交往应有的礼貌和尊重。这样的“玩梗”,并不是在丰富网络语言,而是混化了网络语态环境,与建设风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背道而驰。
我们需注意,面对不同的语境应保持冷静的思考,不可一味追求“玩梗”,也不必为了迎合潮流而强迫自己去传播或制造“梗”。适度“玩梗”,指的不仅是对合适的事件“玩梗”,也是不过度沉迷于“玩梗”。“梗”作为一种娱乐化的语言,将我们置于“梗”搭建的娱乐环境中。若长期身处其中而浑然不知自己已被“梗化”,那我们将逐渐失去严肃思考的能力。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坦言,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无限制地“玩梗”下,我们终将变成被娱乐的对象,沦为“流量至上”的奴隶,毁于我们所热衷的“娱乐”。
娱乐思维不能娱乐一切,万物并非皆可成“梗”。“梗”不是我们以娱乐当作借口去伤害他人的理由,更不应成为禁锢我们思想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