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土”里结出共富果

发布时间: 2022-06-27 08:52:39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丁丰罡 张旦萍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决策部署;7月,义乌作为缩小城乡差距领域试点,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28个试点名单。

  一年来,义乌奋力扛起缩小城乡差距试点探路的使命担当,强化党建统领,着力在土地要素配置、村镇区域共建、农业产业构建、美丽乡村振兴、群众精神丰盈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0亿元,同比增长1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68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市首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1元,同比增长9.4%,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8;全市442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占比80%以上。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报,对义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效予以督查激励。义乌,锚定土地、土埂、土灶、土货、土戏台,在“土”里结出城乡协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

  “土”地诀破解要素题

  “年前可以交房,明年就可以住新家咯!”城西街道五一村村民何金林最近心情格外好,一有时间就转到新房看施工进度。同样满怀期待的还有稠江街道龙回村村民方月芳,去年她以387.6万元的总价,竞得五一村120平方米的宅基地资格权权益,未来她也将成为这里的新居民。

  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新中式联排房时尚典雅,让人误以为走进了城市里的别墅区。经过五一村的人们,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

  2015年以来,在严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基础上,义乌先行先试开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并在确保“户有所居”前提下,既允许农民有条件转让使用权,也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调剂资格权权益。土地变得可以流动了。随着《义乌市国有与集体土地置换办法》《义乌市宅基地资格权权益调剂办法》《义乌市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办法》等一揽子政策相继出台,从单一激活走向整村激活、多村联动激活、整片整区域激活。

  “以前,义乌宅基地私下交易的现象比较多,开展村庄改造的农民向同村人或外村人出卖审批到的部分建房指标,也就是宅基地的资格权权益,买去的人造好后迟迟无法转让过户,产生了大量的纠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改革发展科科长李荣俊直言。同时,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宅基地转让范围被限定在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剩余的宅基地不能转让给其他村需改善居住条件的农户。

  随着宅基地改革的推进,去年5月,义乌敲响了宅基地资格权权益跨村调剂竞拍第一槌。全市范围内31户农村村民经逐一竞价,以每平方米3.29万元的均价,竞得该街道五一村3500平方米宅基地资格权权益。这些审批取得的宅基地资格权权益由该村村民自愿退出,村里统一回购,再经街道委托农村土地整备公司,通过公开竞拍等市场配置方式,调剂给县域内符合条件的农民,直接获得宅基地建房、转让、抵押、继承等各项权能。

  “住上好房子,腰包也鼓了。”何金林一家6人,总计有120平方米宅基地资格权和120平方米高层。他选择占地约85平方米3层半合院后,拍卖掉30平方米宅基地资格权,获得了一笔不菲收入。

  据统计,全市累计6.2万农户完成了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发放农房不动产权证13.6万本、农房抵押贷款2.8万笔211亿元。义乌凭借这一组“土”地诀,唤醒了义乌农村宅基地的强劲动力,盘活了沉睡的金土地。

  “土”埂路拢起聚宝盆

  “滴滴!党建巴士发车啦,让我们一起搭乘党建巴士,去前方领略未来乡村的诗与远方。”义亭镇缸窑村党支部书记陈跃俊,是该村党建巴士线路上的“未来乡村推荐官”,向游客介绍缸窑村的风土人情、历史雅韵,是陈跃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缸窑村是省级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村,是一座融合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传统民俗、文旅产业极富魅力的古村落。多年来,慕名来缸窑村参观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与周边上胡等村落逐渐形成了“文旅+研学”的发展圈,成为义西南美丽乡村精品线上的一颗明珠。

  今年以来,义乌聚焦全域建强共富基本单元,全面实施乡村共富大争先,突破地域、区域、领域限制,组建50个乡村共富党建联盟,推动要素资源向联盟集聚、功能作用在联盟发挥。而“党建巴士”的开通,恰是将多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上的“明珠”串连了起来,形成了区域统筹、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共富”聚宝盆。

  义亭镇党委委员王伶玲介绍说:“我镇是市4条共富联盟党建示范带节点之一,以1+x模式分别打造以缸窑村、陇头朱村、西楼村为核心的文旅、农旅和红糖产业共建联盟,旨在在全镇形成连片的共富示范区域。党建巴士的启程,打通了各村之间的土路,原本村与村间不通的‘断头路’被逐步连接成了贯通的村间内环道路。”

  自兰溪来这里游玩的王女士说:“从缸窑村到陇头朱村,只需七八分钟车程,沿途还能赏玩百年竹林、龙缸古窑,看看河神朱之锡文化博物馆、院士朱位秋故居等自然或人文景点。带孩子来这儿,不仅贴近大自然、看看古文化,行程安排也轻松极了!”对王女士说的车程问题,周边的村民感触更是明显。陇头朱村民朱巧娟说,原来缸窑村到她家须走外环道路,途经义杭线、东环线开车至少需要20分钟。“现在村与村打通了,游客也方便往来互通,村里客流量一下子就上去了,我们做做小生意真的快活呀!”朱巧娟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按照眼下“小生意”的势头,朱巧娟预计今年其家庭年收入至少可增加3万元。

  通过强村带动弱村、村镇资源整合、产业项目共建,义亭镇用乡村土埂路系紧了党建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镇区群众构建了我省未来乡村“一统三化九场景”的发展框架,使往日一个个并不耀眼的村落集成为广大群众真正的“聚宝盆”。

  “土”灶里生起红火烟

  在上溪镇西面,青山绿水间阡陌交错、屋舍俨然,山峦村落间升起袅袅炊烟——那是“棋乐溪华”共富灶红红火火的假日经济。

  “生意不错!游客一般得提前一周预约土灶。”“棋乐溪华”共富灶负责人、溪华村书记陈建波介绍,“如今上溪镇的共富灶出了名,虽然已有棋乐溪华、岩湖宅山、田园潜溪三处,每处有10个土灶可供游客使用,但一到节假日依然一灶难求。”

  上溪共富灶的“出名”是有理由的。这里不仅向游客提供灶头场地,村里还提供柴火、调料等必需品,应有尽有。城里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岩口水库的湖光山色,还能寻访溪华的棋文化,体验潜溪的露营滋味,感受浓浓的乡土气息。“使用土灶一次200元,一处共富灶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创收近40万元。”在溪华村共富灶旁,王威给村民们算起土灶的经济账。听到除经营性收入外,还能通过售卖自家“土货”获得额外的收入,村民们的脸上满是期待。

  “我镇着力打造党建共富联盟示范带,擦亮‘土灶+土菜+上溪八味’农旅金名片、探索实践乡村共同富裕的新举措,用‘土灶’假日经济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因此有力推动了上溪乡村的振兴,释放出了强大的共富力量。”上溪镇党委委员张墨盈介绍。

  土灶虽“土”,却折射着上溪镇的人文和历史,映衬着当下融入自然的新生活方式。随着天气转暖,到乡村野餐、露营、登山成为更多城市年轻人闲暇时光的新爱好。

  “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既可以烧土灶,又能搭帐篷野餐,还可以爬爬山,很舒适!”傍晚,游客吴先生与家人朋友们围坐在帐篷下,天色渐暗,灯火渐明,一片岁月静好。

  在土灶烟火气中,萧皇岩、黄山八面厅、十里桃花坞等沿线旅游经济再一次受世人瞩目。土灶、柴火、铁锅、帐篷,回归农耕时期的烹饪方式;香甜的饭菜勾起四方宾客儿时温暖的记忆共情。清辉篝火,潺潺流水声里充满游客与村民的欢声笑语和融融情谊。

  据了解,端午期间,上溪共富灶“棋乐溪华”站、“岩湖宅山”站、“田园潜溪”站总客流量达3000余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再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味道打造大品牌

  在大陈镇,乡村土货品牌“大陈小集”的线下展示中心风光一时无两。

  自去年5月开业以来,“大陈小集”作为区域农业品牌立足地方特色,通过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小王子樱桃”“岩界金义猕猴桃”“善坑豆腐皮”等31款特色农产品被深度挖掘,成为“大陈小集”的响当当的拳头产品。

  该镇众拥村郎坞自然村是义乌市最早种植短柄樱桃的村,其注册商标“小王子樱桃”小有名气。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是樱桃采摘季,即便受疫情影响,前来采摘的游客有所减少,村民们也并不因销路而发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镇里工作人员与村民紧密对接,有力打通樱桃销售“绿色通道”,并构筑了接单+配送一条龙的销售体系。

  不仅如此,“大陈小集”为农业插上了文创翅膀,使农副产品不只局限于农副产品本身,而是成为对外展示大陈农旅文化的媒介。大陈镇以“大陈小集”“集集”“陈陈”全新包装“浪漫八都”“竹韵九都”“古韵十都”等美丽乡村精品线,丰富的故事色彩增强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自“集集”“陈陈”卡通IP创设以来,大陈镇乡村旅游景点累计吸引了游客110万人次,拉动消费超1.7亿元,他们把好山好水好产品带出去,又从四面八方带回巨大旅游资源。

  如今,全镇已有6个村集体、200余户农户和农业企业加入“大陈小集”。“大陈小集”成为田间农味、瓜果干货、非遗文创等6大系列412种农副产品的展销平台,更成了村集体、农户和农业企业抱团发展的品牌。

  6月24日,大陈镇携手磐安县双峰乡,联合举办“党建促共富非遗添新彩”主题活动,大陈小集运营公司、富羊羊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有效促进两地乡村经济共同进步。打造的“陈双成对”共富品牌又一次引爆乡村共富红色引擎。

  以土味打造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与大陈小集类似,义乌多地乡村同样打响了“土”味美食的品牌。如义亭镇陇头朱村的品牌“梅陇里索粉”,早在2019年,便被列入义乌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城区发展5家连锁店,成为众多“吃货”追逐的美食。

  在后宅街道李祖村,发动村民众筹打造了特色美食街,建造36间小木屋让老百姓开店当老板,以地方品牌美食为主营内容,筑起了村民增收的美食产业带。去年国庆假期,平均每间小木屋日销售馄饨200碗、豆腐包1000个,利润超过2000元。由30位村民众筹50万元创办豌荳花餐厅,仅用半年时间便收回成本,年利润达50万元。

  “土”戏台唱响新风尚

  共同富裕,要“口袋”“脑袋”一起富,外表里子同样美。在佛堂镇徽派建筑群的古民居苑内,古朴典雅的“土”戏台上灯火通明、锣鼓悠扬。这里聚集着一群爱好婺剧的草根票友,他们自编自演,用自己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朴实表演吸引着周边的群众。

  “以前空的时候我会去打打麻将,现在我一有空就来这儿听听他们唱戏,还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同样喜欢听戏曲的新朋友。”住在附近的江北社区群众陈洋清表示。

  在繁华涌动的佛堂老街和流光溢彩的蒲川水街,群众的物质共富与精神共富交相辉映。音乐酒吧里,可以与义乌“道情”遇见,巷口老茶馆内,西方油画艺术一样精彩飞扬。佛堂的老百姓会头头是道地为你讲解古镇的由来,并且自豪地告诉你,在古镇能够找到各种文化的元素。

  佛堂镇党委委员周子卿表示:“佛堂镇素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美誉,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年来,镇党委兼顾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风貌的保护思路,合理推进倍磊村、田心村等历史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大力引进‘百工坊’产业研学项目,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在现代文明中赋予传统村落文明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义乌精神共富的版图上,佛堂并非独一无二。上溪、苏溪、赤岸、城西、江东、廿三里等多镇街特色各异、全面开花,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品位,成为全市层面推开共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乡村文化礼堂,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雕梁画栋的土戏台上,多的是歌唱、舞蹈、戏曲、书画、非遗传承等各类艺术形式的活动,唱响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江东街道宗塘村文化礼堂内,常常迎来一批又一批的民间表演队,木兰剑、水扇操、京剧、越剧,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总能博得满堂彩。村民金美彩老奶奶今年已87岁高龄依然身姿硬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告诉记者:“文化礼堂节目多村里老人和孩子们都很喜欢。每到九九重阳节,或者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礼堂里总是非常热闹。平日里,我常带着曾孙一起过来这儿走走路、看看戏曲表演,心情很愉悦、很满足。”

  乐业安居,精神富足,这是广大义乌农村群众的真实写照。据悉,义乌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试点活动,统筹农村和社区文化礼堂、文化站所等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截至2021年底,义乌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39家,年均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1万余场次。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共计400余场。以“点单配送”和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将100多场文化活动送到人民群众中。

  此外,义乌将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深度融合,努力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文化生活。一个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正在形成。

  晚饭过后,江东街道塔下洲社区群众王美燕信步来到社区的一峰书院,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柔和的灯光、舒适的座椅以及周到的服务,让这里成为越来越多社区居民的学习和休闲之地。

  

【专题】共同富裕义乌行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