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糖帮的流心月饼
2022故宫中秋月饼礼盒,以乾隆帝御制诗句“共欣穹宇中秋月”为题
味道延续记忆,食物蕴含文化。
饺子、汤圆、粽子……每个节日都有它对应的食物。中秋节近了,便也勾起了那份关于月饼的记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迫夜寒”。据史书记载秦汉之前,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至唐代以来,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逐渐将祭月礼制进一步深化,把“祭月”与“赏月”融为一体。“安史之乱”以后,祭月之风迅速从官宦之家进入平凡百姓家。
中秋月圆时,民间百姓都常用精制的圆形夹馅甜饼来祭祀月神,借以表示对月亮神的尊敬;祭祀之后,全家老少分吃,如有家人未归也要留下一角,以示全家团圆。后来,这种圆形甜饼即演变为“月饼”。
千百年来,月饼这一传统的糕点,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包装、口味,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韵味。
赠一份月饼聊表满腔心意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
“给心爱的人做一份吃食”,呈现的是符合大众需求和馈赠心意的产品。吃月饼,很多时候吃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氛、一种情感。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农贸城的月饼迎来热销季。在敲糖帮义乌特产(农贸城店)内,一款彩虹雪媚娘流心酥的月饼摆在显眼的位置。“手工擀皮超百次,层层彩酥、薄如蝉翼。”这款月饼拥有了千娇百媚的高颜值,引得不少市民挪不动脚步。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很多私房月饼则在坚持纯手工制作的同时,特别在口味独特、包装新颖上下足功夫。
“我们这盒月饼取名叫宫廷八味,寓意好事花生、心想柿成、吉祥如意等,满满一盒子的祝福。”糕点爱好者陈婷婷发在朋友圈的一组私房月饼,小巧玲珑的造型引起了围观。
“你要提着你们喜爱的味道,一起吃,一起喝茶聊天,让你们的心在这忙碌的人世间透透气。”网友“左一”的推文大多带着文艺气息。她从五年前开始卖手作糕点,后来专注于做手工月饼,从广式月饼到去年推出的汽蒸的“米月饼”,不断翻新、研发,从造型到味道,都追求精致、独特,一直坚持现做现卖,收获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今年,她从7月初就开始为回头客发快递,8月份就经常爆单,这几天更是忙得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到我这里买月饼的,很多都是私人定制的,送朋友、送客户,都是独特的心意。”
“人间至味是团圆,不如见上一面,共赏皓月当空,咸甜皆有味。”随着中秋临近,这样的文字让人格外想家。
“奶奶爱吃那种软糯的月饼,抿着嘴吃,抿着嘴笑。”陈先生早早地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在他的心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饼赏月、谈笑风生,才是家的样子。
在包装上倾注文化情怀
在历史的演变中,月饼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已不单单是一种食品,而是一种文化象征。记者在走访我市各大商超店铺时发现,月饼包装正不断升级,在“轻装”上市的同时,工艺制作上趋向精美,文化的再现很多都体现在了月饼包装设计方面。
在设计中,很多包含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绘画、书法、诗词、雕塑,现代设计还加进了电脑制作等;包装材料也日趋考究,已经在原有的纸张、纸盒的基础上,还有木制、铁制、塑制、竹制等包装,其形状花样翻新,使月饼包装更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审美价值,甚至是收藏价值,体现出了“月饼文化”的历史性、传统性和时代感。
随着“月饼文化”发展,近几年在市场上还出现了水果月饼、鲜花月饼、豆类月饼、食用菌月饼、低糖月饼等。这当中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各大博物馆推出文创月饼了。
去年,故宫博物院一口气推出了“朕的心意”锦盒系列、“故宫建筑”系列和故宫技艺传承系列等,件件华丽又大气。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各自的特色文创月饼,争奇斗艳,更是直接把“月饼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