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9月20日讯(记者 龚书弘 编辑 童晓)年仅36岁的歌手傅松离世前的泣血忠告,将槟榔这颗“恶魔毒果”推上风口浪尖;义乌率先下架、禁售槟榔,让公众更加清晰地看到这颗恶果的毒害与政府扼腕清毒的决心。
9月19日,义乌市场监管局向记者证实,浙江从今年9月初开始下发有关通知,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目前义乌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引导槟榔销售商家逐步下架,且强调“这个通知基本是永久性的,不是短期(下架)”。此后,商家存在销售槟榔的行为,将面临相应处罚。
首先明确,槟榔不是什么零食,是有着高度成瘾性的一级致癌物。在世卫组织公布的一级致癌物清单中,槟榔独占3席——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块。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更是直接把槟榔认定为毒品。也就是说,傅松的不幸,只是槟榔毒害的一个新的例证,若不及时出手掐住“传毒链条”,还将有更多的受害者。
其次,槟榔的相关禁令有依据,义乌的亮剑有决心。义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到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自2020年3月起实施,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也就是说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缺乏依据。据此,义乌的及时亮剑是依法之举,更是垂范之举,不仅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点赞与支持,更值得更多地方的响应与落实。
但也有人要问,为什么《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实施了两年半,义乌才作为“第一梯队”开始禁售槟榔?记者在与业内人士交流中得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企业在“目录”实施后依旧持有槟榔的加工许可证。依据中国新闻网9月16日的报道,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多家槟榔加工厂证书有效期都已经超时,存在违法违规生产的情况。简而言之,槟榔的许可加工厂在减少,产量在下降,市场上的槟榔也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实现槟榔产业的釜底抽薪。
但禁售槟榔是一件牵一发动全身的事,需要循序渐进,更要防止“黑产”与“擦边球”的出现。据报道,湖南全省的槟榔食品生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并且与当地娱乐业、饭圈高度绑定,槟榔产业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不仅是癌症危害、医疗保障的巨大包袱,更是文娱乱象、不正之风的潜在帮凶。因此,禁的决心与断得彻底需相互加持,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渠道进行源头清毒,避免黑产链条出现,更要谨防类似电子烟之类的“擦边球”产品出现,对公众造成误导,挑战监管权威。
槟榔的毒害无需赘述,公众应清醒认知且避而远之。槟榔的禁售绝不能再姑息迁就,必须有更多像义乌一样的地方,传递更多明确信号,以禁毒的决心与力度断了槟榔滋长的“后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