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8日讯(记者 方维 编辑 何冬圆)袅袅凉风动,寒露秋更浓。十月初的义乌,暗香浮动,为一年中最为“甜美”的季节渲染着氛围。
细密的秋雨滋养着连绵成片的糖蔗,酝酿着甜蜜和希望。在义乌,目前共有8000亩左右糖蔗种植面积,而“红糖之乡”义亭镇糖蔗种植面积便有4000余亩。在糖乡义亭,记者见到了种植户丁国荣。“我做了二十几年的红糖了,每年十月是最忙碌的,今年我种了113亩糖蔗,目前已进入灌浆期,剥完最后这轮叶,到10月20日我们就要开始榨糖了。”丁国荣拿着甜度测试仪,笑呵呵地奔走在糖蔗田里,“目前这批糖蔗甜度有17、18度左右了,到20度就可以开榨了。”每一条糖蔗,从开始种植到收获,蔗农要付出春、夏、秋、冬一年的辛劳,正因为种一季糖蔗是如此不易,所以糖蔗在他们心里的分量也是沉甸甸的。
甘蔗剥叶
顺着丁国荣手指的方向,记者见到了他今年试种的糖蔗田,高大郁葱,长势喜人。据介绍,这种甘蔗品种为“柳城05-136”,相较于义乌人常年种植的“粤糖”,不易倒伏,且抗病力强,但成熟期较晚,同样适合制作红糖。
“柳城05-136”品种
义乌红糖是“义乌三宝”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可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蕴藏着义乌人民勤耕好学的精神和拨浪鼓文化,集商业、历史、民俗等元素为一体,是义乌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义乌市标志性特产之一,义乌红糖不仅仅是农产品,其背后是从种植业到加工业再到商业,甚至物流业的庞大产业链,是义乌市经济发展、农业发展,义乌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柱。
义乌红糖制作技艺有独特的流程与工序,它主要分为选料、榨汁、煎熬和风干4个工艺流程,包含20多道技术工序。以前榨糖,是用木糖车,一位老农赶着一只老牛带动用木制的2个木转筒,另一位老农把糖梗塞进去,随着滚筒的不断转动,压碎了糖梗,糖水就绞了出来,沿着水槽流入糖缸。如今,义乌的红糖制作,木糖车榨糖的过程已经由机器代劳,但制糖的原始工艺还是世代延续。
要保留传统,也要创新开拓,而今,义乌红糖也开始“规范化”“标准化”“机械化”。在丁国荣所经营的蓑衣人红糖厂内,今年也引进了数台新机器,在糖蔗运输、培土方面正在探索机械化运作,以减少人工成本。“引进新品种、新设备,都是希望义乌红糖‘更甜’。”丁国荣说。
甜的是情怀,更是精神。义乌市场源于“鸡毛换糖”,“鸡毛换糖”源于糖蔗种植。“鸡毛换糖”所代表的是毫厘争取,积少成多、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善于变通、刻苦务实的实干精神,而这种精神文化不会依时令而流转,它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一审:蒋守洋
二审:童晓
三审:龚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