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属” 义乌廿三里街道探索流动党员管理“四有”工程

发布时间: 2022-12-30 09:05:55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谭祉潇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廿三里共富会客厅成为流动党员活动场所

流动党员主题分享活动

流动党员子女参与街道举办的暑期课堂

流动党员参与安全生产夜查行动

  “我们长年在外务工,很难参加党组织的学习活动,现在通过‘流动党员亮身份’活动,街道共富会客厅有了我们流动党员的活动、展示场地,让我们能够很方便地参加组织生活,让我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来自安徽的流动党员仰华中说。

  廿三里街道党工委为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服务难跟进”等问题,把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新路径,不断完善管理组织体系,着力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质效。

  有家可归完善“信息链”

  11月13日上午,廿三里街道80余名流动党员齐聚共富会客厅内,一派欢声笑语、其乐融融。“通过‘星火之家’小程序就能参与本地组织活动?”“以后我们的党员信息会在这里展示?那可太好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着“流动党员‘落户’亮身份”活动。在活动前几天,仰华中因意外伤到了脚,但活动当天他拄着拐杖来到现场,参与活动,他说:“有的流动党员不是不想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报到。现在,街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各种流动党员活动,我们一定主动报到、积极参与。”

  “流动党员,不仅要管理好、教育好,更要通过亮党性、亮身份等多种形式,充分激发流动党员的内生动力。”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流动党员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流动党员有效纳管,营造流动党员主动“归队”、共建新义乌人家园的良好氛围,廿三里街道不断健全完善流动党员登记制度,通过大数据核查、微网格排查等渠道,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施“一人一档”、确保“三清一准”,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政策明。

  有学可悟拓宽“教育链”

  “这个月没能参与主题党日学习,还能在家收到‘红色包裹’,太意外了。”12月16日,流动党员程俊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参与前一天晚上的支部主题党日,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支部书记谢旭东送上门的学习资料包。

  据悉,为保证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廿三里街道创新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建立实施“‘五同’管理,全覆盖学”的模式,让流动党员与在册党员共同参与每月主题党日,区域统筹开展“周末圆桌谈·流动党员说”活动,定期组织“留廿·微分享会”,不断为流动党员提供教育学习资源。

  “街道多个支部都有流动党员登记,为此,相关党支部都建立了专门的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定期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等,让流动党员及时掌握新政策、学习新技术。”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期间,也依托这些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开展交流活动,有效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学习情况,确保流动党员在外学习教育‘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全面提高了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

  有惠可享优化“关爱链”

  “离家在外,最渴望的就是‘家’的温暖。对于流动党员来说,找到党组织就是找到了‘家’。但是,如何让他们更有归属感?是基层党组织一直在努力探索的。”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拉近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的距离,切实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广泛开展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实际情况调研的基础上,街道以解决流动党员担心、操心以及和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为突破口,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生活技能培训、普法教育等活动。

  12月18日,在廿三里街道共富会客厅的共享空间内围着一群人,他们拿着粗细不一的棉绳,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编织成了实用的杯垫、漂亮的小挂件等作品。坐在后面的“同学”也不着急,等着向已经完成作品的“同学”请教。这是廿三里街道组织开展的专门面向流动党员的技能培训课程。在11月,街道连续组织了摄影、茶艺等兴趣课程,本地党员与流动党员一同参与,在讨论中拉近了互相之间的距离。

  有事可为延伸“作用链”

  今年8月,我市迎战奥密克戎新变异毒株BA.5.2,是全省抗击疫情涉及人数最多、环境最复杂的一次。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廿三里街道上下迅速行动,组成红色志愿队,高效开展风险人员排查,与病毒抢时间、拼速度,全力以赴保障所有风险人员“应查尽查、应管尽管、一个不漏”。在这些红色力量中,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党员,洪得保就是其中一员。他是来自江西婺源的流动党员,在廿三里生活工作多年,在收到街道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他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参与华溪片区、廿三里社区的信息核查工作,从早上七点到下午五点半,面对每一名核查对象详细询问、耐心沟通、认真记录,连续奋战10小时,完成核查指令两百余条。

  “这是流动党员参与街道志愿服务、基层管理的一个缩影。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常态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社区党员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党员积极投身到街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让流动党员有‘为’”。廿三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从“流动”到“作为”,让流动党员心有“暖流”是基础。随着廿三里街道四“有”工程铺开推广,这里逐渐成为流动党员们的“心灵第二故乡”。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