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情筒、两块竹板,敲打出“唧嘭、唧嘭,唧唧嘭”的清脆渔鼓伴奏声,在义乌城西街道夏演望道书场,不时传出抑扬顿挫的唱词声,身着长袍的道情表演者正在演唱《龙凤姻缘》,台下的市民个个聚精会神。
把文化送到最基层去,使文化惠民不留“死角”,让每个群众都能共享文化小康。公共文化服务要真正达到惠民效果,就必须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2022年,市文化馆全年完成“文化惠民”演出700场,约35000人次观看,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百姓需求的“无缝对接”。
覆盖全市文化礼堂
道情是义乌一张璀璨的文化名片。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道情文化在义乌早已深入当地百姓的骨髓之中,在农村、在社区、在学校、在企业……道情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传播与发展已走进了各个场所与领域。
道情是旧时盲艺人艰难生存状况的产物,内容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为主,也说地方新闻轶事,俗称“唱新闻”。
“‘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活动主要是关注中老年群体及农村留守人员,由政府买单的免费文化大餐。”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改变农村中老年群体文化选择单一状况,通过引入传统非遗曲艺元素,发扬传承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持。“各村文化礼堂可以自行选择到本村演出的艺人、曲目及演出时间,操作方式比较灵活。”
无论是传统曲艺,还是作为传统曲艺表演场所的书场,都需要传承和发展,去年,“望道书场”为曲艺人提供了新的表演舞台。
“现在有了固定的场所,对道情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好处。”义乌市道情艺术团团长、义乌市级道情传承人宋松芳表示,她和文联曲艺家协会的老师们都是轮流去各镇街表演、教授道情的说唱。
据介绍,去年,“望道书场”的开设,让这些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每逢双休日,总有几位小朋友到场。因为有孩子痴迷于义乌道情,父母就为他找来了一根塑料管,包上薄膜,做成一个简易的渔鼓,临时供孩子平常练习之用。如今,“望道书场”每逢农历一、四、七都有道情演出。
截至目前,“流动书场”涉及14个镇街、300个文化礼堂,受众100万余人次,丰富了留守中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文化品位。
让传统文化“流动”起来
“敲起情筒当当响,放开喉咙唱开场……”日前,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叶英盛走进江东街道下傅村文化礼堂,用一只渔鼓、一副简板,带来了精彩的道情演出《乾隆下江南》。
演出现场,台下的观众们更是看得目不转睛,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如雷般的掌声。村里70多岁的陈老伯说:“听这个,就像是看电视剧,上瘾了就走不开了!”
“‘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活动是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义乌道情、义乌花鼓、小锣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宋松芳介绍,听道情也并非老年人的专利,一些年轻人只要心静下来,听上一段,也会上瘾。而通过“流动书场”将道情送下乡,让一些小朋友也爱上了义乌道情。
据悉,2018年开始,我市就开展了“流动书场”千场巡演活动,组织义乌道情传承人到各个文化礼堂巡回演出,让村民点单,服务于基层百姓,让百姓享受曲艺盛宴。五年来,“流动书场”累计演出达4100多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尤其,近年来,义乌道情也涌现了一批诸如《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鸡毛换糖”再出发》《“一带一路”传喜讯》《改革先锋谢高华》等新创作的节目,让时代的好声音像阳光雨露一般滋润百姓心田。
我市“流动书场”进文化礼堂活动旨在宣传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为群众精神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义乌是“中国曲艺之乡”。为了发展好义乌道情,广大道情艺人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又积极投身于创新实践。他们坚持在曲苑书场、文化礼堂等场所常年演出,深受市民喜爱。
台上道情《红蛇传》讲述的是北宋仁宗年间,张有义为国投军,与柏武情结拜金兰。张有义揭皇榜救公主,柏武情见色起意,设计谋害。张有义历尽艰辛赴京投奔柏武情,再次遇害。幸蒙包文正主持公道,善恶有报,严惩凶犯。张有义被招为驸马,与公主喜结良缘。台下的观众个个拍手叫好,陶醉其中。
据介绍,文联曲艺家协会的老师们将经典曲目改编为易于接受的地方传统特色道情,形式喜闻乐见,受众老少皆宜,让听者津津乐道、意味犹存,这是文化最接地气的打开方式。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历史源头。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培养新的观众,义乌有关部门在安排巡演活动时,有计划地安排艺人间互相交流学习,切磋演唱技艺,通过各文化礼堂的阵地演出活动,为道情艺术提供一个集中展示的窗口,同时让村里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听好曲、看好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老底子’在书场听唱的记忆一直留在老百姓心里,流动书场回归让老百姓重温这些熟悉的唱词和唱腔,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有声有色,为群众幸福‘加码’。”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