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培训(资料图片)
2月2日上午,义乌春节后首场红十字公益应急救护培训开班,2022年度浙江省最美救护人传道授业奖获得者程青梅为59名学员进行实操培训。这些学员中既有在读大学生,也有老师,还有一些爱心市民。
一提到急救,不少人就会第一时间想到120急救,这么专业的事情只有医务工作者才能做。但事实上普通公众都需要掌握而且都能掌握一些急救技能,随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公众院前急救知识开始走进学校、企业、社区、农村……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急救队伍中来,他们学习急救、帮助他人进行急救。这些“普通人”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红十字救护员。多年来,义乌市红十字会致力于把“普通人”变成急救员,让应急救护走进千家万户。
遇到身边人突发心脏骤停怎么办?遇到创伤出血怎么办?遇到气道异物梗阻怎么办?作为浙江省骨干急救培训师,“70后”的程青梅多年来坚守在急救知识宣传第一线,组织并成立义乌市红十字救护志愿者队。自2011年来,在市红十字会的组织下,程青梅和队员们将专业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带到大家身边。
2011年,刚开始普及急救知识的时候,程青梅和志愿者们曾经带着人体模型去淹死过好几个孩子的池塘边教大家急救,但前来学习的人寥寥无几。“以前,如果有小孩不慎溺水,不少大人都会用‘土办法’救人,把孩子整个人倒过来,想把喝进去的水吐出来。其实这样的办法不仅无效而且有害,甚至到了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对的。”程青梅说,“对于急救,大家都不重视,但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真的很重要,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程青梅和志愿者们始终秉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坚持开设急救知识讲座。他们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应。程青梅告诉记者:“我们在开展急救培训的过程中,陆续收到大家的反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帮助同学,还有家长运用学到的急救知识将煤气中毒的孩子救了回来。每次听到大家的反馈,我们就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仅2022年,我市就有3例急救成功案例。其中,去年11月初,红十字救护志愿者龚辽英就通过电话指导,成功施救了一名因喝药噎住的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当时,住在后宅街道的袁女士刚生完二胎不久,她出生22天的小女儿在吃黄疸药时不小心噎住了。眼看孩子脸色越来越紫,慌乱中的袁女士打通了市妇幼保健院金方伟的电话。金方伟妻子龚辽英听到情况后,立即通过电话现场指导袁女士的家人进行急救。“你先一只手扣住小孩子的下巴,把小孩子翻过来,放到你的腿上,头朝下面,身体往上一点,稍微往下面倾一点,在两个肩胛骨之间,用掌根连续拍5下……”终于在双方的配合下,孩子哭出了声,气道打开了。事后,龚辽英说,自己取得救护师资证书后一直参与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工作,平时大家都应该学习急救知识,危急时刻能救人。
据悉,目前我市像程青梅、龚辽英这样的急救培训讲师共有20多名。大家在普及急救知识过程中,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共同分享培训经验,模拟讲课现场,通过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来控制时间,让急救知识变得更有意思。“急救知识的受众面很广,我们既要讲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听,也要讲给老人们听。所以,每次讲课不能千篇一律,必须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深浅不一的教学,让他们听得更明白。”程青梅说,“对于农村老人,我有时候整堂课都用义乌方言教学;而在幼儿园,则将急救融于游戏,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现在大家都特别愿意来学习急救知识。”
据统计,2022年义乌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急救知识进学校、进社区(农村)活动200多场,完成急救发证培训11000人次,普及培训385138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秦景昌说:“今年,我们将继续开展‘急救花开进校园’、急救知识进社区等活动。往年主要在城区开展,今年我们将重点放在农村地区,辐射至镇街社工站,让更多的社工站人员首先成为急救培训讲师,从而扩大急救知识普及辐射范围,最终达到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成员会急救的目标。”在此,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市民来学习急救,掌握急救技能,成为“义救侠”,为千家万户撑起生命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