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稻菽千重,田园如画。7月13日,走进义乌义亭镇西田稻香园,种粮大户楼国三正忙碌着检修机械,为夏粮归仓打好基础。
“标准地”里话丰年,楼国三打开了话匣子:“今年早稻亩产预计有940斤,真多亏了‘标准地’建设。‘标准地’便于机械化操作,这一改,每亩产量能提高100多斤,而且节省人力。”
2019年3月,义乌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问题,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明显。
藏粮于地“标准地”改革解愁盼
什么是农业“标准地”?简而言之,就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必要的区域评估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建设,通过设置主体标准、产业标准、投入产出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完成农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提高。
义乌地处浙中丘陵地带,地形崎岖、地块零碎,使得农机难进、灌水难用,粮食种少了没收益,种多了又顾不过来。20多年与耕地打交道,种粮的难易联结着楼国三的苦与乐。“不容易拿到地是主要问题。”楼国三从1999年开始种粮,当时种地规模是356亩,直到2018年,楼国三的种植规模始终突破不了2000亩。
2019年3月,义乌在全国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得知消息后,楼国三喜出望外,他第一时间组建技术团队,制订可行性报告参与竞标。成功中标后,楼国三与佛堂镇土地流转公司签订为期1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承包了龙溪村1300亩农业标准地,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农业‘标准地’改革真如及时雨。”楼国三说,得益于此,种粮大户享受到“拎包入驻”的便利,不但项目落地就可建设,而且省去前期与农户点对点签订协议的麻烦,更解决了传统方式下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不敢进行大投入进而影响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让楼国三倍感省心的还有净地环节的基础设施改造。走进龙溪标准地项目,一块块方形标准农田整齐划一,不仅“旱能灌、涝能排”,而且“渠相连、路相通”,甚至对于土壤pH值、土层有效深度都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腾笼换鸟盘出土地活力
解决了“地从哪来”的难题,“谁来种地”是下一个亟待探究的事。
“光有好土地还不够,更要有好的项目引进来,才能锦上添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祝时着重阐述了这个观点。以往农业招商门槛比较低,往往处于被动选择的地位,招引的主体也是良莠不齐,甚至还会存在短期政策套利、跑马圈地的现象。因此,农业“标准地”招商必须是双向选择的过程。
时间回拨到2022年9月9日下午,在佛堂镇农业“双强”指挥部,上溪镇的蔬菜种植大户何德钱完成了自己在佛堂蔬菜产业园的种植大棚选位。“手气非常好,选中了自己心仪的大棚。”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何德钱仍是抑制不住地高兴,“以前种菜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大棚也比较简陋。如今可以在现代化的大棚里种植,成本大大减少,产量效益也更有保障。”
借助“标准地”的东风,通过政府+国企+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各类农业产业园项目在义乌加速落地,成为科技应用与机械生产“双强”的示范样板地,有效发挥出专业集聚的效应。“改革以来,义乌新引进农业标准地项目100个,总投资3.47亿元,去年招引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就有23个。”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王胜钢介绍。
数字赋能精耕细作每块地
当“标准地”的面积逐年扩大,传统监管手段愈发力不从心,数字化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2021年,义乌标准地项目数字化应用平台应运而生,截至目前,10万亩左右的标准地项目已全部完成数字化录入。
打开义乌市农业标准地管理平台,任意点开一块地的图层,地块类型、地块面积、作物类型、招商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我们还通过采购卫星服务,来监控标准地是否有‘非粮化’‘非农化’的情况,包括日常巡查的结果都会通过这个系统自动提示给经营主体,确保每一块地都在规则下有序运转。”王胜钢说道。这既是落实监管的数字化手段,也是提升农业效益的过程。通过对接气象预报、农资供应、金融服务等10余个数字化系统,平台构建起招商、服务、监管、绩效4个场景。
接下来,义乌将进一步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对不同作物类别的亩均产出作出详细规定。例如,针对一类标准地,亩均产出早稻和连作晚稻产量要在450公斤以上,亩均单季晚稻产量须600公斤以上;针对三类标准地上种植的蔬菜或水果,亩均产出要高于2万元。“核心思想就是要精耕细作每一块地,整改不达标的就清退出去。”王胜钢说,此外,标准地项目还将按照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划分“ABCD”四档,实施差异化政策奖励。例如,年度考核评定为“A”档、“B”档的分别给予粮食生产补贴标准上浮10%、5%的奖励,“C”档补助标准不变,“D”档的补助标准下降5%。连续2年评为“D”档的,按协议约定退出农业“标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