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编的舞蹈《绿水青山》
婺剧《武松大闹狮子楼》沈阳演出现场
曲艺联唱《鼓曲弦歌闹乌伤》
春联红了,年味浓了;戏曲开腔,掌声不断;歌舞登台,“村晚”亮相……随着春节的临近,商城义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市文联开设“我们的年味儿”专栏,记录下我市各艺术家协会、数千名艺术工作者或深入乡村一线,或不远万里,或精编文艺作品,将承载着年味与关怀的“文艺大餐”送到基层的精彩瞬间。
“艺术乡建”,与你“乡”见,“建”就是要用心建设,要根植在农村老百姓的心坎上;“见”就是要喜闻乐见,要丰富农村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年终岁末,各艺术家协会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大量充满本土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充实和活跃乡村文化空间,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在某种程度上阐释了‘艺术乡建’的核心要义,是全市范围铺开‘艺术乡建’工作的成果展示,也是生动案例。”
戏曲之花,墙内墙外共芬芳
2月2日,2024沈阳春节戏曲晚会举行。这场晚会汇聚了全国10余个剧种的40位名家和青年领军人,通过42家网络平台全网同步直播,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台群星云集的新年艺术盛宴。晚会现场,我市婺剧名家季灵萃和应鋆汗携团队表演了婺剧折子戏《武松大闹狮子楼》,受到当地戏迷追捧。
“我们表演的是晚会上唯一的一场武戏,表演时长达八九分钟,在倒数第二个出场。”季灵萃笑着介绍,“锣鼓等道具都是从义乌打包带过去的,我们在台上演,乐队就坐在观众席上,观众们直接就可以看到他们演奏。这形式很新颖,让北方的戏迷们沉浸式感受了一把大锣大鼓的魅力,近距离享受了一次婺剧的盛宴。”
婺剧《武松大闹狮子楼》根植于广东粤剧《狮子楼》,季灵萃创新性地结合了南拳踩桩和婺剧传统武戏技巧,在应鋆汗和一众搭档的配合下,精彩展现了踩桩、云里翻等绝活,赢得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掀起了一阵高潮,也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好评。
“每次走出去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历练的机会。放眼全国,虽然我们剧团小,名气不大,但我们也会出去碰撞一下,展现一下我们南方小剧团的艺术风范。”季灵萃坦言,此次远赴沈阳收获满满,“看到了戏曲大团的精神状态,还有前辈老师们对戏曲艺术兢兢业业的传承跟创新,确实对我们触动挺大的,值得好好学习。”
在义乌乡村,没有戏曲的“村晚”总会让人觉得少了些许热闹和喜庆。
“一轮明月照高楼……”2月4日晚,少儿越剧《寄闺》悦耳的旋律在福田街道罗店村文化礼堂响起,2024罗店村迎新春文艺晚会现场掀起一个又一个热潮。晚会上,现代越剧、经典越剧、少儿越剧和越剧联唱接连登场,让村民们过足了戏瘾。
“接到邀请后,我们协会派出了赵小娟、楼文娟等精兵强将参演,村里的越剧爱好者们也纷纷上台献艺。”市文联越剧联谊会会长朱小玲介绍,“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会接到邀请,去参加各种晚会和演出活动,会员们根据就近便利原则,带上道具、服装前去参演,为老百姓送上戏曲大餐。”
与此同时,各类晚会也成了越剧公益培训班的成果汇报现场。2月4日上午,义乌市怡乐新村养老服务中心演艺厅的舞台上,容光焕发的银发学员们唱着一首首优美动听、温婉抒情的越剧名家名段,台下的老人们热情地鼓掌。
据悉,怡乐新村越剧公益培训班有学员30余名,她们平均年龄82岁左右,年纪最大的已经93岁了。“唱戏的时候,我就忘记了年纪,特别高兴。心态越来越年轻,生活越来越充实。”92岁的楼宝春神采奕奕地说。
当晚6点30分,上溪镇苦竹塘村一年一度的“村晚”上演,苦竹塘村民乐团《花头台》敲响开场,喜庆热闹的场面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类节目陆续登台。“民乐团演奏《花头台》的十多个村民,从零基础开始学,只在每周六抽空排练两个多小时,经过一年多的排练就能上‘村晚’露一手,非常不容易了。”市文联婺剧联谊会主席吴志团说,能在繁忙的协会演出外带领村民们发扬婺剧传统很有意义。
精编细作,在家门口献演文艺精品
高品质的舞蹈节目往往是一台文艺演出的压轴节目。
1月17日,群舞《纳瓦吉瓦》受邀参演“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义乌市社会组织助推高质量发展暨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推进大会,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纳瓦吉瓦》是特意为这次大会新编的作品。由我们艺术顾问袁婷婷创编,17个团员共同完成。”市舞蹈家协会青年舞团团长童珺介绍,“纳瓦吉瓦”在藏语中是“感觉幸福”的意思。此次的舞蹈创编采用了藏族舞和街舞的梦幻联动方式,将两个舞种完美融合。“这个舞蹈专业感强,现场特别燃,很博人眼球。”童珺说,“表演结束后,大家很赞叹,很多人来联系我们,一下就把名气打响了。”
1月23日下午,古典舞《绿水青山》受邀参演“20年·共赴芳华——‘八八战略’在义乌”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舞者们以柔美的舞姿诠释着义乌这座城市的传承与创新。
据悉,《绿水青山》曾在第31届义乌市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演出,再次受邀参加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除了背景和服装外,演员进行了重新筛选,动作进行了编排,画面感更强,层次感更好,艺术感更佳,更加适合视频化的呈现方式。童珺告诉记者,“每参加一场活动,要做就做精品。”
“老爸老爸,我们回来了……”“先有新闻后有戏……”连日来,情景歌舞《一带一路畅想曲》和曲艺联唱《鼓曲弦歌闹乌伤》等文艺精品在义乌各地的文化礼堂、乡村晚会上掀起一浪又一浪高潮。
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文联、金华市文旅局主办的“我们的村晚”文艺演出中,这两部作品代表义乌登台演出,获得了评审专家、大众评委高度认可,分别斩获金奖和银奖。曲艺联唱《鼓曲弦歌闹乌伤》结合义乌当地特色曲艺道情和花鼓联唱,诠释义乌兴商建市、打造商贸名城的创业精神,展示了义乌人坚守信仰、不忘初心,“鸡毛换糖再出发,万众一心奔向新目标”的精神风貌。市文联曲艺家协会秘书长龚吉雯介绍,“这两个节目经过再度创作加工后,都搬上了义乌大大小小的舞台,让父老乡亲欣赏到了精彩的演出,把最好的文艺作品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春节即将到来,文艺作品也要与时俱进、贴合主题。“叶英盛老师团队,不久前创作了一个‘龙飞凤舞欢乐年’,就是讲过年的新作品。还有新创编的脱口秀节目等,把‘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等当下喜闻乐见的新词都囊括进去。”龚吉雯介绍,春节前,市曲艺家协会的艺术工作者们一直奔波在文艺演出的现场,创作的一批新作品更是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深入乡村,为年味增添“文艺味”
春节贴春联、迎新贴“福”字是传统的年俗文化,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方式,表达了中华儿女对于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
“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元旦至2月4日立春日,市文联书法家协会结合省书协“万福迎春书法惠民服务”活动,在全市各社区、乡村、年货集市等地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入万家,‘联’动百姓”2024年迎新春送春联系列活动。
2月4日,在市公安局大厅内,书法爱好者们一字排开,桌上铺好了红纸,桌边人头攒动,红纸落笔翰墨飘香。一副副寓意着喜庆、吉祥的春联对联,一个个充满年味的“福”字,在他们笔下一挥而就,或峻拔遒劲,或端庄秀美,或潇洒飘逸,尽显风采。
活动中,乌伤大地到处上演着这样一幕情景:市民领到心仪的春联后,或高兴地举着墨宝小心翼翼地走回家,或将墨宝摊开固定,认认真真地晾“福”……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书法爱好者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是文联长期开展的一项传统“绝活儿”,也是群众尤其需要的艺术服务内容。活动中经常看到:活动还没开始,市民们就已经排队等候了。“现场百姓们热情很高,有的喜欢对联,有的喜欢‘福’字,有的喜欢斗方,形式多种多样。去市场送春联时,还有经营户拿着招财进宝四个字组合起来那种图片请书法家创作。由此可见,义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宋颖峰笑着说。
据悉,这是我市近几年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送春联公益活动。宋颖峰介绍,本次活动采用现场书写赠送和书法爱好者在家书写统一赠送相结合的形式,义乌数百名书法爱好者先后走进军营、警营、工地、校园和市场等地,开展了150多场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有近5万副春联、“福”字斗方进入义乌百姓家中。
“我恭喜你发财……”同日,上溪镇首届258共富集市年货节上人流熙攘,来自市文联音乐家协会的数名音乐家联袂献上了精彩的老歌快闪节目,《恭喜发财》《节日欢歌》《365个祝福》等满载着节日祝福的歌声,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创作了一批以“年”为主题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市摄影家协会创作了一批展示“年味”的优秀短视频,为全市人民带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体验……“我们的年味儿”专栏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各艺术家协会的活动真正体现了艺术家走进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