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香在自家麦田里查看大麦
家长带着孩子在非遗馆内识别药材
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进展示非遗技艺
孩子跟着打锡传承人唐樟德学习
不同颜色的麦秆扇。
市非遗馆活动区域。
经过绞棉、纺纱、织布、染色、裁剪等手工制出的布料“会呼吸”;黏土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栩栩如生;漂亮的手工麦秆扇整齐摆放,手持一摇,带来丝丝清凉……周末,不少市民“解锁”了休闲新方式,前往市非遗馆,选择与时光“对话”,做一日“手艺人”。
一座展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既是颇具内涵的“文化打卡点”,又拥有市集一样的烟火气。市非遗馆内,市民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看见”传统非遗技艺,感受中华美学。“这些年,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义乌非遗是民间生活的智慧,通过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展示、教学,让广大市民在非遗中看义乌传统文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还把沉浸式体验活动搬到户外,让广大市民走进户外非遗“课堂”。
藏于日常的传统技艺
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非遗周末聚”活动以来,一批批非遗传承人受邀讲解、展示义乌非遗元素。市民可以体验藏在日常生活里的传统手艺,学习匠人精神,感受非遗魅力。
4月6日,已过古稀之年的楼小香又一次出现在市非遗馆。成熟后的大麦,除去麦粒还能变成什么?作为我市第七批非遗项目麦秆扇制作技艺的主要传承人,与往常一样,她带着自己种的麦秆来到现场,向人们展示麦秆扇的制作手艺,手把手教大家编“狗牙儿”(一种编辫技艺)花边。“左边拉上一根,压下两根;右边拉上一根,压下两根。循环反复,编制七八米长,就可以围成扇子了。”随着她的编织口诀,大家有样学样。“看着简单,编着难。”90后陈女士坦言,一会儿工夫就感觉大拇指、食指酸胀。
麦秆扇是乡间的寻常之物。炎炎夏日,精美的手工麦秆扇,为人们带来清凉。清代王廷鼎在《杖扇新录》记载:“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前不久,在佛堂镇新店村,记者见到了这位满头银丝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楼小香。她家二楼房间的墙上悬挂着漂亮的扇子,扇面是天然的麦秆,五颜六色,扇把轻巧扎实,轻轻一摇,一股麦香扑面而至。麦秆扇的编织图案朴素,有高洁荷花、富贵牡丹、平安花瓶等,具有传统的吉祥含义。
在大麦收获季节,将大麦脱粒后,楼小香便剪掉麦穗,精心选择粗壮透节麦秆的穗茎为制扇原料,供编制不同的部分使用。大麦都是楼小香亲手种的,青绿色的麦苗在土壤中更显郁郁葱葱,高至胸口的大麦长势喜人,穗状花序稠密。“儿子、媳妇怕我太累,特地网购过麦秆,结果收到的麦秆都很硬,完全不符合我的要求。”楼小香说,由自己种出来的麦秆,编制之前,光泡麦秆就需要三天三夜,这样才不容易折断。每次去非遗馆,她都要带着自己制作的麦秆,这样编出来的花边、扇面更有品质保证。
以往,新店村的很多老人、妇女都擅长编麦秆扇。楼小香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里做麦秆扇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喜欢老手艺的人还是愿意买麦秆扇。有些爱好者还会特地找到我家,带着孩子们观察大麦,学编麦秆扇。”无论在市非遗馆,还是在各镇街的文化场所,她总能遇到喜欢麦秆扇的“粉丝”。曾经有位从金华市区来的游客,一口气买了50把麦秆扇,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
青少年“钻”进非遗故事
剪纸、打锡、唱道情……各种义乌非遗技艺,轮番在市非遗馆里“上演”。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说笑间剪刀飞舞,纸屑缤纷,精美的剪纸作品跃然眼前。市非遗馆内,经过我市剪纸艺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刚的指导,孩子、家长沉浸式体验了非遗剪纸文化的魅力。“想学好剪纸,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内心得真正喜欢这门手艺。”张志刚说。
剪纸本身难度并不高,“剪得好坏都没关系,主要能锻炼形象思维能力。”他提倡鼓励式教育,让学生拿起剪刀,轻松“上阵”。张志刚说,“孩子通过剪纸能够找到快乐和自信,对剪纸的兴趣也愈发浓厚。剪纸讲究稳、准、巧,创作的秘诀并不在‘剪刀的锋利’,而是对事物的观察和想象。”面对孩子们的求知神态,他分享心得:剪纸要耐得住寂寞,抱着将剪纸这一民间传统文化流传下去的信念,更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制成锡器成品需要多少道工序?至少要‘闯’20关。”第四批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锡”代表性传承人唐樟德一锤一锤敲打锡器,不紧不慢地向孩子们揭晓答案。当他介绍制作精美的锡器少则需要七八天,多则十天半月,孩子们发出惊叹。据市非遗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体验制作非遗类手工,更注重深入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
今年3月,在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4年“花开四季”课外公益课堂春季班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英盛等人,用情筒和竹板配合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为孩子们演绎道情的拍打手法、哼唱技巧。30多位学生时不时与老师互动交流,他们年龄不一,学习劲头十足。“孩子在馆里学唱道情,还动手做情筒。”得知市非遗馆有现场学习名额,市民王先生立马为女儿“拼手速”报名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烟火气渐次升腾
“非遗”来自生活,如何让它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从活态展示到公益研学,非遗馆的烟火气渐次升腾。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更好地探索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非遗馆把传统技艺展示场地“搬”到户外。在大陈镇,坐落着一座九都高粱烧非遗工坊。绿水青山间,20多位孩子观摩高粱烧酿造工序,学习清明粿制作技艺,在满满的仪式感里度过特别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打铁技艺历史悠久,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走进乡村非遗主题馆’活动中,我们带着市民来到打铁铺,实地感受古老技艺的风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叮当叮当……”位于福田街道祖科塘下半村的非遗打铁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仅有为数不多的铁匠依然坚守,金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金后高是其中之一。出生于铁匠世家,金后高在14岁时便随父亲学习打铁技艺,至今“守艺”48年,凭借精湛的手艺,打造了一批批生产生活用具。由金后高打造的抗倭兵器,陈列于市非遗馆“戚家军鸳鸯阵”展示柜。传统和现代的碰撞、磨合,让这门几近失传的手艺再度活起来。“再怎么转变也不能忘记初心,不能失去手工技艺的特色。”金后高说,慕名上门的客人,寻的就是接地气的手艺。
义乌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截至目前,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4项,其中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省级16项、金华市级56项。
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非遗项目传承人深信这一点,非遗的传承发展一方面需要新鲜的“血液”,赋予非遗技艺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非遗传承人也要耐得住性子,既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在坚守中不断精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