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陈佳琪 正文

礼堂文化新创客 | 焕新“非遗”活力 义乌这个文化礼堂成为研学新热土

发布时间: 2024-03-29 16:59:31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陈佳琪 实习生 陈诗思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3月29日讯(记者 陈佳琪 实习生 陈诗思 编辑 童晓)剪纸、土索面、吴店馒头……近年来,义乌市上溪镇荷市村文化礼堂组织开展各项非遗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焕新“非遗”活力。如今,这个文化礼堂已成为义乌研学新热土。

  要说研学有多受热捧,荷市村青年委员吴俊深有感触。从小就在荷市村长大的吴俊偶然发现村内传统非遗产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便在2020年毅然辞去工作,回到村里投入村居建设,打算通过“研学”形式,以“非遗”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他的想法与一些热爱非遗文化产业的朋友不谋而合。2021年4月,他们成立光影研学工作室,深挖细掘村内“非遗”富矿,将百年“非遗”融入文化礼堂,通过每周课程定制,让光影研学工作室成为家门口的“非遗体验馆”。

  “像索面研学项目,孩子们从看到做,亲手体验擀面、搓面、盘面、上面、璀面、晒面等六七道工序,最后再品尝一口自己亲手制作的索面,让孩子们走进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传统手工艺领域……”吴俊介绍,工作室成立的三年时间里,各型各色的研学课程吸引了全市范围内的学生过来体验,甚至“圈粉”不少外国友人,为村里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创造了传统产业的增收。

  “坚持馒头和索面这类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通过举办研学,我们家馒头每年能多卖两万双。”馒头作坊负责人吴根禄告诉记者,村内有三家馒头作坊、四家索面作坊,如果没有吴俊,这些店或许早就支撑不住。

  “光影研学工作室自入驻荷市村文化礼堂以来,每年开展了百余场研学活动,几乎场场爆满。受众人数达1万人次,实现了村内传统产业的增收,除研学活动以外,工作室也会对老年群体开展走访慰问、拍摄全家福等活动。”荷市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运喜表示,接下来村内将继续发挥文化礼堂文化建设阵地作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阵地服务质效,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心,同时将村内产业合理结构化,让村内“非遗”实现“走出去”。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