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义乌再捧“大禹鼎”金鼎 且看荣誉背后的义乌“治水经”

发布时间: 2024-08-16 14:45:3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陈健贤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发文通报2023年度“五水共治”工作“大禹鼎”优秀市县名单,义乌拿到了含金量最高的“大禹鼎”金鼎。这也是义乌捧回的第八座“大禹鼎”,更是连续两年夺取金鼎这一最高荣誉。

  “大禹鼎”是全省治水最高殊荣,历来是治水杰出者得之。在治水这条漫漫长路上,义乌在不断挑战和创新中变革,让“大禹鼎”从铜色变成银色,再到金色。

  2016年度,义乌首次捧回“大禹鼎”;2019年度,义乌实现四夺“大禹鼎”,奖项升格为“大禹鼎”银鼎;2022年度,义乌拿到了“大禹鼎”金鼎;2023年度,义乌实现“大禹鼎”金鼎“二连冠”。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义乌躬耕治水的一篇篇“治水经”。

  近年来,义乌先后建立了“3+3”排水设施运维管理体系,明确源头治水、项目治水等九大治水任务,聚焦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修复4个关键环节,不断突破治水瓶颈。2023年,义乌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新“三五七”的决策部署,围绕“138”战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治水,需长治久安。义乌创新“135”工作机制,通过建立每处小微水体“一张清单”,建好管理、巡查、治理“三支队伍”,实施闭环管理、督导考核、通报进展、技术指导、长效落实“五大举措”,落实小微水体管护人员508人,完善规范3596处小微水体信息数据,实现小微水体日常巡查、问题处置、信息上报等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确保小微水体管护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治水,需要制度创新。八夺“大禹鼎”的背后是全民治水创新改革的倾情付出。一直以来,义乌治水靠的是“众人拾柴”,以属地镇街联合自查为基础、社会力量联合共查为补充、职能部门联合严查为抓手,开展“三联合查”,有效解决技术难点和资金保障问题,加快问题处置效率。去年,我市全面排查消除各类隐患和问题达738个。如何发动社会力量?河湖长制功不可没。去年,各级河湖长对全域77条河流入河排口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巡河7632次,解决各类问题6684个,河道巡查率、问题处理率、五星河长率均达到100%。巡河的“足迹”汇成了全域河流的“知识全书”,发现的问题排口实施一口一策闭环销号,实现全域无入河排污口。其中,“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河湖长制工作的义乌经验”和“苏溪镇‘数智治水’打造河长制升级版”还获评全省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

  治水项目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治水能力。前不久,浙中首座全地埋污水处理厂——双江湖净水厂正式通过验收,使全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75万吨/日,有效缓解义乌污水处理压力。为解决部分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和“饥饱不均”等问题,义乌围绕市域污水治理一体化目标,建设了覆盖全域的“十厂一网”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从而充分利用各污水处理厂厂能。义乌还打造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完成152套物联感知设备安装,完成积水点改造5处,实现城市内涝灾害精细化监测监控。

  如今,义乌开启了智慧治水新征程,以智慧治水走在前列为定位,突出实用性强、操作性好、覆盖面广等特点,以“智慧城市”为框架,以数字“智”水“1+2+3”模式为核心,打造基础数据共享、线上现场联动、实时高度精准的全域化管控体系,形成义乌数字化治水模式。

  听得见商城脉动,看得见绿水青山。穿城而过的义乌江,一泓清水两岸绿,青山相对入目来。这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们走向未来的依托。

  
编辑: 刘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