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赤岸耕读文化:出而负耒入横经

发布时间: 2024-09-06 11:35:5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记者 左翠玉 文/图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9月伊始,莘莘学子进入“开学模式”,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礼活动也在各大校园接连举行。其中,不少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从耕读开始。不久前,“传承耕读文化弘扬耕读家风”教研活动在义乌市赤岸小学举行,100多名优秀少先队员生动展现了认知、实践、传承“三部曲”,为全市少先队“耕读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范本。

  义乌耕读文化深厚。“勤耕好学”作为新时期“义乌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代代义乌人传承不息、践行不止。赤岸镇历史悠久,耕读文化特征鲜明、积累深厚。这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其根本原因就是耕读文化的发达。”义乌地方志资深专家傅健老师如是说。

  聚流成河

  “耕读”成为专词始于宋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重视教化,耕读文化源远流长。

  《农村·农业·农民》期刊曾发文解读“耕读文化的内涵与传承”。文章认为,学术界多数学者比较认同,耕读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儒家主张区分耕读,并在民间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理念。农家学派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既教授门徒文化知识,又率领门徒参加耕种劳动,研究农业技术和传授耕种技能,形成了早期耕读教育的雏形。

  汉魏时期,耕读事例渐多。耕读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以读为主,以耕为辅,耕种的目的是养学,半耕半读主要集中在隐逸之士和学子身上。如“带经而锄”的倪宽、“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带经而农”的皇甫谧等。

  至宋仁宗时期,劝耕劝读政策颁布,农家、士人出身的子弟踊跃参加科举考试。至此,流淌千余年的耕读文化汇聚成洪流,“耕读”作为专词应运而生。

  《论“耕读文化”在宋代的确立》一文提出,最早出现“耕读”二字连用的,似是北宋中期的曾巩。而真正将“耕读”作为一个词语和概念使用的,是北宋后期官员唐庚。他所拟的考试策论题目为《耕读》,并在材料中提示了耕读演变的历史:三代时,只有六卿之官吏与六卿之百姓两类,读与耕并无分野;春秋时,管仲划分人民为士、农、工、商四民,人们才各司其业;至孔孟,将读与耕强化为君子与小人之事。并让考生论述:古来圣贤无不耕作,孔孟为何这么说呢?这一试题的提出,为当时流行的耕读模式扫清了理论障碍,也为“耕读”一词和耕读理念的登台鸣锣开道,大造舆论。

  至南宋,耕读一词进一步扩展,将耕读名之于室额的大有人在。李敬子因故被免官,筑室曰“耕读”,并号召广大士人耕读,受到士绅的高度赞扬。宋代遗民卫富益隐居教授著述,晚年还故里,自号“耕读居士”。

  “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正如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所说,宋朝以后数百年间,耕读文化发展更为迅速,“耕读传家”成为普遍现象。在文风浓郁的浙江等东南地区,“力农重谷,然颇好儒,所至村落,皆聚徒教授”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在文学艺术领域,“渔樵耕读”题材也成了诗词画作、传统服饰、瓷器、建筑雕饰、家具图案的“常客”。义乌亦然。

  星罗棋布

  摩崖石刻见证往日繁荣

  古人云:事稼穑,丰五谷,养家口,立性命,乃以为“耕”;知诗书,达礼义,立高德,养身性,乃以为“读”。

  赤岸镇开化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居住。1984年,上谷村就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据傅健老师考证,类似的农耕文化印记,赤岸镇还有不少。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显示,在青口村南太婆山遗址上,在距地表深0.2~1.5米、长约100米的田坎断面上,裸露的汉代的麻布纹陶瓦和几何纹砖残片甚多。在異村东侧的桃树山,有汉—唐的異村墓群,面积约100平方米。这个墓群里,采集到一面唐·海兽葡萄镜,直径9.6厘米,圆形,伏兽形纽。海兽葡萄纹铜镜曾流行于唐代,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是中国古代铜镜制作的最后一个高峰。这面海兽葡萄镜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难怪明人要说:‘唐镜、宣炉皆朝廷盛世物云。’”傅健打趣道。

  古往今来,赤岸人民擅稼穑。山盘村、下水碓村因盛产杨梅,义乌民谚赞道:“山盘下水碓,杨梅一大堆。”而山村晓丰,旧称新坞坑,古志里记载:“产名茶”。

  松涛阵阵,流水淙淙,正是读书好去处。乔溪村的松瀑山曾是旧时读书人的聚集地。至今,村南乔峡石壁上仍存摩崖石刻:“松瀑泉石”四字稍大,还有几行稍小的字,“是人间尘外境,何须入峭壁森,佳水澈底清。来坐禅,石危多隐者,春来砌岸锄荒径。”另有“松瀑山”名号石刻101字,分7行阴刻在“金布机”石上,字面有局部损坏,落款为:时嘉定丁丑(1217)十有一月戊戌里人朱公望应之撰并书。

  无独有偶。在毛店村坞菇山西水渠旁,留有明代楷书摩崖石刻:“景泰丙子(1456)至已卯(1459)莲(连)年大旱,开通水圳,貌儿塘、耙塘、藕荷塘,放水承注,坞菇山下、横路山下田地□□四斗耳。”字径5厘米见方。这是一方记载当时当地水利工程和气象资料的题刻。

  义乌私塾发端早,数量多。据考证,位于赤岸的端本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是义乌最早的学堂之一。端本学堂因建在乔亭村中的敦本祠,故名。傅健在《赤岸耕读文化》一文中,展示了学堂创办时期的合影和曾用教科书的照片。

  阡陌里巷

   朱氏讲读之声相闻

  赤岸得名因朱氏且千年。

  《义乌县志(嘉庆)》记载,蒲墟朱氏历代官宦,豪门出身。朱家有女许于望族王姓之家,聘礼甚厚,朱家的妆奁也极丰。迎亲之日,送嫁妆的队伍沿溪而行,两族车红倒映于水中,溪水色泽如丹,乡人均以为荣。此后,人们就将这条溪叫做丹溪,溪旁的蒲墟村改名为赤岸。

  朱氏一族耕读之风代代相传。在《赤岸朱氏宗谱》(1925年重修)中记载:“父子自为师友,里巷中讲读之声相闻,至夜半不已,其进未可量也。”

  翻阅资料可见,耕读之风盛行。

  朱质(1163—1233),累官太常寺少卿兼权吏部左侍郎。他能文善武,绍熙癸丑年(1193年),录为进士,殿试时钦定为榜眼。朱质秉性刚直,因反对权臣对金妥协投降而被罢官。他在政事之暇,还著书立说,曾有《易说举要》《奏议诗文杂稿》传世。

  在里城村,流传着“朱氏九子七登科”的美谈。朱良佑(1142—1214),积善好修。其孙名杞,生九子,其中七子皆登科入仕。因教子有方,杞被授予婺州路判官之职。

  元代名医朱震亨(1281—1358),被尊称为“丹溪翁”“丹溪先生”。他先就学于许谦门下,学业渐成;后改医道,融诸家之长,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其弟子众多,方书东传日本后,办有日本“丹溪学社”,前后长达200余年。

  除了从学、行医外,他是“耕读文化”的忠实践行者,积极从事农田水利建设。宋濂在《蜀墅塘记》中,记录了朱震亨修复蜀墅塘的始末,曰:“震亨遂尽召有田之民,履其亩而使之输其力,荐货有差,复出役夫之功一千,以为众倡,众悦趋之,一听震亨之经画,补其阙遗,增以崇高,筑其址加辟,而渐杀其上,堤之西垂凿石为斗门,视水溢乾,而时畜泄之。门之上架徒杠,以便行者。木窦易坏,则易以坚石,且定为高下之穴,使欲水者先后有程而不紊。复惧历岁之久而堤弗固也,请于掌堂事者,中析粥鱼之利而嗣葺之。凡用钱四千缗,夫一万功,经始于五年(1345)秋八月庚申,踰三月乃告成。”

  清朝后期,朱店村的朱一新家族大放光彩。朱一新(1846—1894)著述颇丰,对经学尤有研究,为汉宋调和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父朱凤毛曾任寿昌教谕、国子监学政等职。其弟朱怀新在山东治理黄河五年,年年安全度汛。

  清朝末年,朱献文(1872—1949)由拔贡考入京师仕学馆,研习法政,后被选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回国后,在清政府、中华民国的政府机构中担任法务要员,对推行法制建树颇多。其俭朴平易的作风,至今为人称道。

  丹溪两岸

   “好学”事迹史不绝书

  考证南宋义乌儒学传承谱系后,傅健发现,其传承的主力军在赤岸。

  公元1219年,朱熹嫡传弟子徐侨遭劾归乡,在赤岸创办东岩书舍,聚徒讲学,传播理学文化十数年。公元1358年,一代名儒金涓为避战乱,迁移隐居至蜀墅塘边的青村(即塘边村),开荒种地、把酒东篱、吟诗作赋,繁衍子孙后代。此外,朱质更是吕祖谦婺学、唐仲友经制之学的“双料传人”。

  流水不朽,书声不绝。丹溪两岸,“好学”事迹史不绝书。

  青口村至今保存着王龙泽像和“状元及第”竖匾。王龙泽(1246—1294),乃宋朝最后一个状元,也是义乌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他师从义乌名士石一鳌,与黄溍同为其弟子,后入太学。宋朝灭亡十多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对其器重,特委之以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之职,并差人备马亲去青口村相请,如是近十次。王龙泽感其诚,到任后尊贤敬老、剪除豪强、捐俸赈恤,百姓赞誉有加。

  资料记载:赤岸杨氏族人善读书者众,有“杨氏十八进士”之颂。“杨追远祠:祀先世登仕籍者。杨氏自后唐回图使讳虎,唐宰相绾五世孙也,奉身简寡,传家清白,世居县南之赤岸。子孙登科第者十有八人。”杨忱中即是其中之一,史载:杨忱中精通《易经》,名位列旧志文苑之榜首。

  南宋建炎年间,东阳孝子冯子华裔孙冯致政遭兵燹,依外家刘氏,遂占籍赤岸。德祐元年(1275年),京都临安被攻破。冯友仁(1244—1323)烧毁印绶,从水路潜回义乌,隐居谢事,誓不当元朝命官。他自称“丹溪闲叟”,以吟诗作赋为乐事。其墓志铭由赵孟頫亲撰,曰:“国为纯臣,家为孝子;完节首阳,游德梓里。不朽者名,奕奕青史;食报于天,在其孙子。”

  如何“食报于天”?清代东阳人楼上层撰写的《金华耆旧补》一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下婺州,过义乌,冯道传(冯友仁之子)以牛酒往犒,输粮八百石,太祖欲官之,以老固辞,太祖脱御袍赐之。”故,今天的赤岸冯氏宗祠之寝室,破格升为九间,享堂为五间,为九五之数。

  后,赤岸冯氏亦是能人辈出。冯允奇(1600—1680)是目前已知的从事海外贸易的第一个义乌人。《赤岸孝冯氏宗谱》(1924年重修)载:“数奇有待,出塞贸迁;波斯珍异,载满归船。”鲁迅“通人”冯雪峰(1903—1976),在战争中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湖畔诗人、文学评论家。值得一提的是,冯泽芳(1899—1959)作为中国现代棉作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是赤岸耕读文化践行者的杰出代表。他毕生致力于棉花科研、技术推广、农业教育,撰写了《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通俗读物,组织编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对推动当时的棉花生产起到了技术指导作用。

  文化根植于乡土。多年来,赤岸镇深挖传统文化,开展了全域“耕读文化传承”活动。眼下,各村都可见耕读文化的靓丽身影:漫步于雅端村,“耕读家风”牌匾高高立于陈氏家庙头门;湾塘村的先祖们留下古训,要以耕读为本,保持勤俭之性,为知书达理为正心修身;五柳村村口石墙上,“耕读长廊”凝聚了村民们的思乡情、好学心与孝老情……

  “耕读文化是提倡个人读书要和劳动相结合的身体力行精神,以及报效国家、服务百姓的人生价值;强调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的思想理念。”傅健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对于增强全民族的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全媒体记者左翠玉文/图

  
编辑: 程雄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