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金古道是古时义乌南部与金华相连的主要交通要道。它起始于义乌官古线起点旁的石灰岗,路线:长坑—沐春塘—大岭头—饮水孔—岩塔爹娘—牛背脊—金华澧浦镇宅山村,行程约5公里。
从石灰岗出发,一路平坦,驱车前行,目睹幽深的长坑、宁静的沐春塘、有传说故事的大岭头。真正行走义金古道,却从大岭头开始。这里又称驮岭头,义乌本地人叫“北漏斗”,金华唤作南大门。右侧还有一条从官余村通往此地的古道,名称不详,长约两三公里,蜿蜒曲折,原汁原味。
“先有大岭头,后有青坑村。”大岭头属青坑村的一个自然村,有八百余年历史,要比青坑行政村早四百年(青坑村2017年已整村异地安置搬迁合并融入赤岸水岸社区)。古道繁华一时无二,只因驿站兴盛。原因是该地为义金古道的制高点,古时交通方便,在过往的漫长岁月里,为了给过往行人提供便利,村里人曾在这里摆起茶摊,开设驿站。在一小山坡处,依稀可辨五间头的地基印记;海拔700多米的高山上,还留存当年日军建造的炮台遗迹。
赤岸镇退休干部朱天平40多年前曾在青坑村驻队两年,对这条古道甚为熟悉。据他回忆,自己从小到金华就走这条古道,义乌赤岸和金华澧浦两地村民相互赶集,也都必经此道。但古道由何人所建,何时建成,并无资料明确记载。
义金古道路面不宽,大小石块相垒,有的已被打磨得十分光滑,路两侧则用块石砌成,不规则向远方延伸。有些路段上还散落着厚厚的落叶,不小心便容易滑倒。一路下坡,走到“饮水孔”处,但见绿树遮阴,青苔留痕,时有清泉流出,据说此地一度成为附近村民的水源。时间不长,来到颇负盛名的“岩塔爹娘”,有两块高大岩石对峙并相互依偎,这里诠释着民间认“岩石做爹娘”的习俗,寄托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
“牛背脊到了!”此行向导、青坑村党支部书记朱师琴告诉我们,不远处就是金华的澧浦镇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从该镇老街赶着买来的小猪和牛羊走古道、回村里的情景,还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金华澧浦镇自古就是交通枢纽,南通温州,北接宁波、绍兴等地。古老集镇早在南宋时就有方、蒋、杜、汪等姓居于此,到清朝康熙年间,又逐渐成为金华、义乌、永康、武义等周边县的货物集散地,称李铺市(集市)。至清朝光绪年间,李铺市改称澧浦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澧浦街市记》载:“每逢月一四七日通九市。习惯上来者去者,买者卖者,挑者负者,举凡谷米、菽麦、布帛、绸缎、农具、工具、磁具、铁具以及猪豕、牛羊、鸡鸭、鱼鳖、蔬菜果品,粗如草鞋、蒲席,细如麻缕、丝絮、纸箔、烛爆等言之不穷、举之不尽……市架数十品,牙郎(类似经纪人)几十名,小贩茶汤、酒浆,大贩京广洋货,无不应有尽有。”
朱师琴说,那时义乌南部的村民在种田的同时兼顾养猪,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一两头猪,并习惯到澧浦镇老街的小猪市场购买猪仔,“那里的猪仔个头大、卖得好。”来往的人多了,带来了商机,这里继而发展为远近闻名的农村集市。义乌人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养猪业,促进和带动了周边县的生猪生产发展。每逢集市,商贾云集。古道上,交流信息,人来人往,煞是热闹。
义金古道,一头连着义乌,一头连着金华;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文缘相融,见证了两地百姓走亲访友、热闹赶集、物资频繁交流以及朴实的农作生活。据史料记载:澧浦镇的蒲塘凤林王氏始祖为义乌的王彦超,此系五代及北宋名将。2008年7月间,为王氏宗祠修缮工程,村理事会成员一行专赴义乌王彦超将军庙进香谒祖,还分赴尚阳、佛堂石北多地凭吊墓址,进香礼佛。同时建造文昌阁以崇祀,祈求族人文化昌盛。目前,王彦超后裔聚居地在金华有4个传统村落。澧浦镇下宅村的村祖,明朝初年自义乌赤岸迁至潭溪安家,村名以地形地貌取名,称“下溪滩村”,后下宅村的村名沿用至今。而有着近800多年历史的大岭头自然村,由于各种原因,已迁至佛堂平望村达半个世纪。
此外,在金华澧浦街坊,早年民间有“吃讲茶”的习俗,这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顺根的师父夏云登,会把听来的官司案例或者重大社会新闻编成道情演唱。他在义乌、东阳、永康等地演唱《赛马记》,都唱红了。逢年过节,义乌、金华的宗亲还相互串门,文化走亲,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抗战时期,义金古道更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红色要道。无数英勇的抗日志士在这条古道上穿梭往返,为抗击外敌、保卫家园传递情报、运输物资,挥洒着热血与汗水。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畏勇气,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这条古道,使其成为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
义金古道原路口处,曾有石刻路碑矗立,“金华大道”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尽管随着金义东快速通道的拓展升级,古道已风光不再,但时间在古道上雕刻,历史在斑驳中凝固,不散的是关于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