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镇街 正文

分水塘村: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4-10-14 14:42:0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华青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义乌这片流淌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每座山都有故事,每条河都有传奇。从市区一路向西,沿着东黄线前进至大峰山脚下,就来到陈望道的故乡城西街道分水塘村。

  就是在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1920年,一位29岁的青年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把《共产党宣言》一字一句变成了方块字。这本仅万余汉字的小册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百年前,风雨飘摇,历史选择了陈望道。

  百年后,浪潮奔腾,信仰引领着分水塘。

  无数心怀火种的人们来到这里,仿佛隔着百年时间,与那个在油灯下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的青年对望。永不磨灭红色的印记在此不断发光,信仰的故事翻开新的篇章。

  悠悠一座小山村

  村因塘得名。

  “高高一池塘,滢滢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分水塘的村名早在清朝已有文献记载,在这个四面环山、风光秀丽的小山村,有一口不大的水塘,此塘中的水从两边分流出去,东南一路留在义乌,西北一路流入浦江县境内,分水塘因此而名。

  村因人扬名。

  陈望道的祖祖辈辈耕种于斯,生存于斯。直至祖父辈,仍以务农为主,但同时开始兼营靛青的制作和买卖,又从事染坊行业。由于经营有方,陈家积攒了一些家产。陈望道的父亲陈君元读书不多,思想却非常开明。他变卖田产让子女走出山村求知问学,不仅送3个儿子上了大学,还不顾村里守旧派的非议,毅然将女儿也送到县城女子学校去读书。他克勤克俭,购田置业,在清宣统元年建造了一幢楼房,也就是现在的陈望道故居。

  推开咯吱作响的木门,仿佛打开了百年前的时空。四方围合,庭院深深。老宅坐北朝南,呈“凹”字形布局,正室五间,前设弄堂,左右厢房各两间,开间前檐有天井,南面山墙为一字型照壁,明间辟石库大门。故居陈列内容图文并茂,用大量的珍贵图片展示了陈望道光辉的一生。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陈望道先生译书的时间是1920年农历春节。为了专注译书,他就住到了柴房里,废寝忘食地译书,一日三餐和茶水都由母亲送入房中……”在故居不远处的是陈家柴房,资深讲解员陈华仙的动人讲解,让一批正在党校学习的研学团队对“真理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柴房里,陈望道模拟塑像,左手拿粽子、右手执笔,复原了百年前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情景。有一天,陈望道母亲特地包了几个糯米粽子,外加一碟义乌特产红糖,送去给儿子吃。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询问粽子甜不甜,是否还要添些红糖。“甜,非常甜!”陈望道的答复很利落。待母亲进去收拾碗碟时,只见陈望道满嘴都是黑乎乎的,原来他把砚台里的墨汁当作红糖,拿粽子蘸着给吃了!

  就这样,陈望道忘我地一字一字推敲,花了比平时多5倍的功夫,历经3个多月,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几经磨砺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首印发行1000册。

  “信仰的味道”历久弥新

  为了让“信仰的味道”传播得更远,这些年,义乌着力打造望道信仰线。该线起于横塘村,经七一村至何斯路村,止于分水塘村,全长约13公里。从自然景观提升、产业植入、文化发掘等多个方面入手,用红色文化、山水景观、人文历史串起各个小村落,将《共产党宣言》诞生,海外宣传、国内宣传的历史过程,以景观小品形式布置在各个重要节点,形成以《共产党宣言》为主题的红色文化之路,让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品味信仰的味道,感受信仰的力量。

红色研学活动(资料图)

  分水塘村则围绕建设红色宣言圣地、党建高地的目标,成功打造了以大天井老街、陈望道故居、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柴房、望道展示馆为核心板块的新时代红色教育基地,形成“一街一居一房一馆”格局。老街上,开设了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望道邮局、宣言诵读厅、初心承诺厅以及5G数字化展厅。

望道展示馆

  游客不仅可以在分水塘村聆听“真理”的故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不同的主题活动,创造“可带走的记忆”。完善周到的设施、丰富优质的内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和游客纷至沓来。

  乡村的生活越来越甜

  天气一凉,分水塘村老街上的麻糖手工作坊,就传出阵阵糖香。“义乌切麻糖通常在冬天,但我们要提早好几个月。”楼永军是分水塘村的新村民,从2018年开始在老街经营麻糖手工作坊,专卖麻糖、梨膏糖、生姜糖等义乌特色红糖制品,年收入超10万元。

  张丽燕,昵称“燕子”,分水塘村人。2021年,她与丈夫陈祖斌返回分水塘村,通过拍摄反映农村生活的短视频,讲述分水塘村的故事,展示新农村的风貌,吸引众多粉丝。一条记录熬制红糖全过程的短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超过了500万,点赞数高达7.3万。

  近年来,分水塘村在赓续红色血脉,担负文化传承新使命,打造信仰传承新高地的同时,不断深耕红色IP,激活“富民因子”,探索乡村共富新路径,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村里不仅培养和引进非遗体验、特色民宿、农特优产品、农家乐等文旅相关业态,还成立义乌市分水塘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村内现有的闲置资源,设立爱心助农直播间,开设周末共富集市,创办“橙心青创”产业服务平台,鼓励引导群众利用村内闲置资源进行创业。目前,已有10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不出村销售,极大地促进了村民增收。

  全省“最美退役军人”陈卫强还组织年轻的退伍军人和村内青年,积极投身于村集体经济建设工作。发动青年开发红色系列文创品牌产品,完成构思、设计、推广等一系列环节,推出了包括书签、扇子、青瓷等在内的百余种文创产品。其中,“真理的味道”矿泉水得到了城西街道的大力扶持,受到众多游客青睐,年销量超10万瓶。今年截至目前,分水塘村已实现经营性收入112.74万元。

  百年党史,征程浩荡,使命如磐,催人奋进。分水塘村汲取着信仰的力量,在这片红色资源丰富、红色传统深厚的土地上,不断前行。如今,红色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分水塘村内外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幅红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徐徐铺展。

 
  
编辑: 刘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