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10月29日讯(记者 龚书弘 车志蒙 编辑 童晓)“我们的饭菜好不好吃?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菜?”“下课运动完不要着急脱衣服,容易感冒”……10月28日午餐时间,记者在义乌市望道小学看到,校长陈文军坐在孩子们中间,吃着同样的饭菜、聊着校园内的点滴,并以身作则践行“光盘行动”,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用餐习惯。
而在不远处,还有一名身着制服的“副校长”同样与孩子们一同用餐。他是义乌城西市场监管所的副所长陈兵彩,从这学期起,他获聘担任该校的“食品安全副校长”,通过发挥监管专业优势,深入指导、监管校园食品安全等相关工作,并定期在校陪餐,“要是饭菜有问题,我跟其他校领导也一起进医院。”陈兵彩说。
据了解,义乌早在2019年起便全面建立了“校长陪餐制”,多年来一以贯之。目前,逐步将陪餐人员扩至所有非公务外出的在校领导,校领导要和学生坐在一起吃,吃一样的饭菜。今年9月,义乌又在省内率先聘请市场监管部门干部担任“食安副校长”,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培训,探索将食品安全监管和学校管理深度融合。目前首批20名“食安副校长”已上任,后续还将有序拓展覆盖面。
校领导充当“饭搭子”、执法骨干融入校园食安监管、校长全流程跟岗后厨操作、组织专家团队研发600多套营养菜谱……近年来,义乌始终把校园食品安全视作食安治理的重中之重,在多跨协同形成强大治理合力的同时,还不断借助数智化系统与手段,重构数字校园智慧食堂管理体系,闭环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流程,指标预警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10月29日一早,由义乌绣湖中学副校长吴剑文、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厨房工作人员组成的“验菜小组”准时来到食堂,现场监督当天的食材配送与验收。智能收货机精准计量,核对食材品类与数量,实时上传至义乌智慧食堂系统,同时智能出入库系统快速登记库存物品信息,晨检系统高效完成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加工、留样、分餐等场景有序跟进,在“阳光厨房”监控画面内随时可查。
食材的数量有了严格监控,那质量该如何层层把关?
“就像一颗青菜烹制之前,供货商必须提供农残等检测结果,学校收货后还会随机送往校园食品安全共享检验室。然后经过规范、标准的流程进行烹饪,师生一起食用。”吴剑文提到的校园食品安全共享检验室位于其所在北苑街道的中心菜市场内,为北苑37所学校(幼儿园)食堂提供免费的食材检测服务。
吴剑文特别提到,街道内的37所学校每周至少会被安排送检一次,而检验室的通知往往头一天的晚上八九点才会发至学校,“我们第二天收到食材后,7点多就会送至检验室,当天午饭前反馈结果,一旦有问题,那批食材就会弃用并将情况上报至教育局和市场监管局。”吴剑文说。
“在过去,由于食材标准化程度低、货物验收人工依赖性高、采购行为频繁等特性,食堂采购食材又需要学校和配送商进行议价、对账、核价、开票、支付等,时常伴随流程安全风险、廉政风险等一系列问题。”义乌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孟晓雷表示,为此,该局打造全流程十个场景应用实现业务闭环、数据闭环,真正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据悉,义乌市教育局校园食堂数智化体系自上线以来,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超过6万笔订单,采购金额超近4亿元。此外还形成了近4万份收货电子收据、6000批次留样数据,有力保障了全市近30万在校师生用餐安全,使师生在校用餐笔笔可查、餐餐有据,吃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