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楼正才团队为4岁的患儿圈圈(化名)进行了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术后复查提示,圈圈的右耳已不再流脓,听力检查明显好转,恢复顺利。
相比于过去几位奔波各地、辗转就医多年、一直被误诊为中耳炎的其他患儿来说,圈圈显得更为幸运一些。在发现右耳流脓后,父母及时带孩子前往就近医院就诊,在抗感染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后,便第一时间带孩子来到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
综合圈圈的听力情况、乳突气化情况、病变范围、周围骨质破坏程度等,楼正才主任医师团队在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制订了最佳治疗方案。
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二级主任医师楼正才解释,由于中耳乳突位置较深,如果病灶周围有间隙或无明显感染,中耳胆脂瘤在早期是无显著临床症状的,在出现耳朵反复流脓、听力下降时,也容易被误诊为外耳道炎。“此时,内镜、听力、影像检查都成为疾病诊断的有力支撑。”
据悉,由于患儿年幼不能正确反映听力改变,加上儿童外耳道狭小、查体不配合等,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儿在确诊之前大多经历了漫长的辗转就医以及漏诊、误诊。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并不是恶性肿瘤,但是呈侵袭性生长,随着病情发展,会破坏听骨链导致听力减退,也可能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孩子出现持续耳流脓、耳痛、耳鸣等不适,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做到早就诊、早识别、早治疗。当前,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唯一治疗是手术切除,其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避免长期并发症,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重建中耳传声机制,改善听力。
随着内镜等相关诊断能力的不断提高,儿童胆脂瘤的确诊率也越来越高。近两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已收治6例儿童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最小的患儿仅3岁。
据统计,先天性胆脂瘤的发病率为0.12/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至7岁,约占中耳胆脂瘤的2%至5%,患儿多无鼓膜穿孔、耳流脓和耳部手术史,起病隐匿。由于低龄幼儿难以清楚自诉听力减退及耳鸣等不适,多数患儿会在数年后出现耳朵复发流脓的情况才被注意。而临床也发现部分病例出现严重的听力下降、急性中耳乳突炎、面瘫、眩晕、反复流脓,甚至脑膜炎、脑脓肿、血栓性静脉炎等颅内并发症才发现。
楼正才提醒:早期识别儿童先天性中耳胆脂瘤非常关键,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适,尽早带孩子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