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霓虹刚亮,青口就进入“火热模式”:沿街店铺、夜市烧烤摊主们忙得不可开交,其间不少从业人员的胳膊上都戴着红袖套,时而提醒邻家摊位归置好电线、放稳燃气瓶;时而提醒过往行人保管好个人随身物品……自全市开展平安建设“大巡防、大排查、大整治、大化解”行动以来,“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场景时常出现在你我身边。
当有路边商家将污水泼向路面的时候,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个看似微小的举动已牵动整座城市的“神经末梢”。热心市民以“城市是我家”的深厚情感拨通了举报电话,体现着对平安、文明的珍视,也彰显着共创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理念。正如执法队员在普法教育时所言,“门前五包”不仅是商户责任,更是每个市民对城市文明的无声守护。这种全民参与的自觉性,让城市管理不再是单向的执法行动,而是市民与职能部门共同谱写的协奏曲,每一个音符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在福田街道银海夜市,摊主老刘正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检查相邻商铺的消防安全。作为“十户联防”的“今日轮值”,他的目光扫过煤气阀门、灭火器指针,如同守护自家厨房般细致。这种“商业共同体”意识让福田165家餐饮店化作紧密咬合的齿轮,商户们自发形成的巡查网络与“福田云警”的智能系统形成虚实结合的防护罩。当油锅蹿起的火苗被隔壁店主眼疾手快地扑灭,当客人的争执被巡逻队春风化雨般劝解,“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便在这升腾的烟火气中落地生根。这种以商管商、守望相助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更培育了商户群体的责任共同体意识,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平安从来不是冰冷的制度堆砌,而是万千心手相连的温度。当每个普通人都成为安全网络上的主动节点,当“各扫门前雪”升华为“共护万家安”,这份每个人内心生发的责任担当,便筑牢了城市平安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