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降,银海社区夜市街的霓虹灯次第亮起。佩戴红袖章的商户联防队员穿行在165家餐饮店间,手中的检测仪扫过每个灭火器;停车场上,巡防队员逐一轻拉车门检查闭锁状态,发现未锁车辆即刻联系车主;主干道闪烁的警灯与沿街商铺LED屏上的反诈标语交相辉映,织就一张立体安全网……这是福田街道深化“平安细胞激活行动”的生动场景,共同诠释着“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的深度融合。
作为义乌市经济活跃度最高的街道之一,福田街道以精密智控筑起平安基石。通过构建“责任督导+法治引领+民生响应+立体防控”治理体系,该街道今年1至3月实现各类警情同比下降16.05%,群众安全感测评满意度达98.7%。
在国际商贸城周边的长春社区,循环播放的法治宣传语音形成两公里“安全结界”。针对长期困扰市场的“黄牛”乱象,该街道创新“宣传约谈+巡查挤压+黄牌警告+黑名单+联合惩戒”五步治理模式,今年以来累计约谈辖区商户21家、黄牌警告7家,有效打击了非法中介。如今国际商贸城入口处的电子警示屏实时更新诚信商户榜单,曾经混乱的揽客现象已转为有序排队进场。
福田社区针对车位私占顽疾,联合城管中队开展全域整治,清理占用车位34个,收缴停车桩、手推车等占位物品73件。
银海夜经济示范街区的治理实践成为基层共治典范。这个涵盖165家餐饮店、33家宾馆的商业综合体,通过“党员先锋队+巾帼小巷管家+平安志愿队”六支队伍联动巡防,建立“十户联防”机制。相邻商户每日轮值佩戴红袖章巡逻,配合“福田云警”智慧系统对39个大排档进行24小时智能预警,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消费纠纷2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摊铺,大事不出街区”。
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新型治理课题。振兴社区电商纠纷快调小组的数据显示,今年已化解劳资纠纷、租赁纠纷等七类矛盾93起,涉及金额140万元。针对电商主播劳资纠纷占比较高的特点,调解团队引入行业协会专家建立数据核算机制,将平均调解时长压缩至3日,有力维护新兴业态市场秩序。
民生痛点的精准施治同样彰显治理智慧。从防汛体系的智能升级到“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建设,科技赋能让传统治理焕发新活力。该街道206处水域配备电子围栏预警系统,230个“警保民”可视化终端覆盖13个社区平安微站,实现15秒快速响应。
在福田,白天黑夜轮班转的巡逻队员,配上24小时在线的智能设备,再加上街坊邻居自发组织的红袖章队伍,让这片商贸热土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