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田街道校园食品安全与应急处置培训会,在福田第二小学举行。福田街道办事处、福田市场监管所、福田卫生监督所、教育服务中心,以及辖区学校分管负责人参会。
此次培训会既是一次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改的“复盘会”,更是一场守护师生“舌尖安全”的动员会。会议通过实地观摩、业务培训、案例剖析、问题通报等环节,为校园餐饮安全划出“硬杠杠”。
会议伊始,参会人员佩戴口罩分批走进福田第二小学食堂厨房。明厨亮灶的玻璃隔断内,“待检区”“加工区”“留样区”标识清晰,墙上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当日食材检测结果。“食材从进校到上桌必须全程可追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指着一筐标注进货日期的鸡蛋说,去掉运输包装,使用食品级周转筐能有效防范污染风险。
“从去年的专项检查统计来看,25%的学校存在食材存储不当问题。”福田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翻开隐患排查台账,屏幕上展示的整改对比图引发热议:某幼儿园将原本堆放在纸箱中的鸡蛋更换为专用食品筐,并标注进货日期;某小学食堂新增“色标管理”分区,绿色为蔬菜区、黄色为半成品区、红色为生荤品区。
随着会议推进,一段校园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视频出现在屏幕上:从首例学生呕吐到封存留样食品,从追溯供应链到完成溯源报告,每个环节均标注法定处置时限。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科工作人员针对应急演练也进行详细的业务培训,针对“部分学校存在应急演练方案老旧、长期未演练等问题,要求今年所有学校更新应急演练方案,并开展实战化演练。
随后,福田街道部署了年度重点工作——“智慧建设+制度创新”织密校园食安网:建立街道—学校—市监三级责任体系,推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计划2025年实现学校食堂AI监控全覆盖,智能识别未戴口罩、砧板混用等违规操作;全面推广食材溯源系统,扫码即可追溯农药检测、冷链物流等信息。针对应急管理,明确要求辖区内所有学校制定应急预案,每学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实战演练,确保30分钟内启动多部门联动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