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道必须保持畅通,装修垃圾要运到集中堆放区域。”4月6日下午,中福广场一大厦内,保安队长朱国强和队员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家新入驻的餐饮企业把装修垃圾堆放在逃生通道旁,立即联系施工负责人把垃圾清运走。半小时后,通道恢复整洁。“以前这类隐患拖上三四天是常事,现在有了‘一楼一辅警’,我们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联动处置。”朱国强说。
自福田街道商城社区创新推行“一楼一辅警”机制以来,在这片聚集27幢高楼、324家企业的金融商务区,一张由240名物业保安转型而成的“平安防护网”,正悄然改变基层治理格局。
“过去社区22名工作人员要对接10家物业公司,巡查力量薄弱,连收齐管理数据都困难。”商城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坦言。为此,社区党委联合街道综治办、警务站推出“一楼一辅警”机制:将物业保安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组建24支队伍,配发统一标识服装,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矛盾调解等12类专项培训,赋予其“治安前哨”职能。
福田银座物业经理助理王栋梁的日常工作印证了这一转变。每到中午就餐时间,一个个外卖小哥穿梭于高楼大厦间,一位外卖小哥刚想把电动车停在人行道上,王栋梁就跑上前引导他将电动车停入指定区域。王栋梁说:“午餐高峰期,这里要停放几十辆电动车,以前乱停堵住通道,有时候连汽车都进不来。如今规划了停车区,还定制了坡道,取餐效率提高,投诉也少了。”
这场“停车秩序整顿”背后,是“四位一体”巡防机制的支撑。社区整合党员、物业、网格员和警力,对楼宇周边实施“地面+地下+云端”三维管控。车牌识别系统与街道“平安大脑”联网,一旦发现异常停放,保安5分钟内即可到场处置。
金融商务区是“世界美食”聚集地,尤其是节假日更成了不少人吃饭购物的首选,这也给周围交通造成压力。“现在每个楼宇都储备了交通疏导装备,遇到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这种高效协同源于“1+N平安联盟”机制。街道整合12家物业、13个社区工作站和警务室,建立情报“秒级共享”平台。
走进福田银座监控中心,智能巡更系统的轨迹图实时显示着保安巡逻路径。“年均开展12次安全演练,每位保安都要练就‘火眼金睛’。”福田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应急手册,上面清楚标注着火情、防汛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正是这种标准化防控,让该楼宇保持连续6年刑事案件零发案纪录。
数据显示,“一楼一辅警”推行以来,商城社区累计整改消防隐患800余处,前端化解矛盾纠纷600余起,重点区域人脸识别覆盖率达100%。“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我们找到了超大型楼宇群的治理密钥。”福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持续深化“物业+社区+警务”三位一体模式,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福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