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مَرْحَبًا (你好)”“اصْبِرْ لِصَانِي(等一下)”“شُكْرًا (谢谢)”……
连日来,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的外语晨练角一到早上8点半,便会传出阵阵朗读声,近百名来自各市场的商户认真学习在贸易领域常用的阿拉伯语。值得关注的是,义乌市场外语角已连续开办了19年,今年首次将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纳入常态化教学内容。
义乌市场经营户正在外语角学习阿拉伯语
“虽然在外贸领域说英语很普遍,但我的客户60%都来自阿拉伯语系国家,学好了(阿拉伯语),前景也是一片可观的大市场。”一区经营户单晓晨说。
同样感触颇深的还有玩具经营户孙丽娟。晨读刚结束,她的店里就迎来了一位沙特客商。面对客商的询价,她立即调出成本明细,在几句阿拉伯语的交流间,计算器已算出新价。最终,双方很快握手成交。
“美国市场?那早不是大头咯。”忙完手头事务的孙丽娟接受记者采访时,从电脑里调出一份货物清单,“你看,今年货物出口目的地涵盖墨西哥、哥伦比亚、俄罗斯、阿联酋、沙特、埃及等国家,唯独没有美国。其实早在多年前,我们就提前做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预案,拓展国际新兴市场。现在看来,这套策略确实提升了我们的抗风险能力。”
义乌市场经营户孙丽娟正在展示商品
近年来,单晓晨、孙丽娟们的选择已成为义乌外贸群体的一个缩影。当下,义乌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新兴市场及金砖国家,并不断提升产品的综合适配度,使义乌制造在全球热销。
市场很多,商品很活
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对拉丁美洲、东盟分别进出口1116.7亿元、64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4%、26.2%。对沙特阿拉伯、韩国分别进出口164.6亿元、106.3亿元,分别增长16.5%、19.0%。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亿元,增长18.2%,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1.8%。
这就是义乌外贸企业闯荡国际市场的底气和信心,也来自外贸伙伴的多元化以及不断提升的产品竞争力。
“其实自2018年中美经贸摩擦以来,我们已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我们看到,义乌市场在加快转型升级,在全国都非常具有典型性。”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正教授级研究员万喆认为,义乌市场体量大、覆盖面广,具有灵活性强、市场敏感度高等优势,外贸业务正呈现出向新兴市场、新业务模式和新产品类型侧重的趋势。
“美国滥施关税政策后,出口至美国的货物均暂缓发运,堆存在仓库产生了额外仓储费用,此类费用需由客户承担。客户同样是受害者,因此委托我们可以把货给需要的客户。”义乌市饰家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春霞向记者介绍,公司主营工艺品,客户网络覆盖欧美、中东、非洲等地区。本月,一批原计划出口美国的捕梦网成品因关税问题暂存仓库,中东客户获悉后实地验看,提出将珠子替换为中东风格配件的微调需求,便果断买下整批货物。
这一案例生动展现义乌制造的柔性适配能力,有力印证“义乌货不依赖单一出口地,随时能响应全球多元需求”的韧性特质。
非洲,义乌重要贸易伙伴之一。2024年,义乌市对非进出口1220.9亿元,同比16.4%。近年,驻义非洲客商一直保持数千人的规模,在浙江对非经贸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义乌非洲商会会长丁恩的办公室里,挂着朋友所赠的两幅中文书法作品:一幅写着“大展宏图”,一幅写着“诚信赢天下”。如今,丁恩对这两幅书法有了新的解读:“‘大展宏图’不再局限于美国市场,转型开拓非洲市场同样大有可为;‘诚信赢天下’更是启示——与其受制于美国的失信关税政策,不如与重信守诺者共谋发展。”
“义乌的商业模式,能够通过全球供应链网络和多元化客户结构实现风险对冲。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短期挑战,但义乌商户通过市场调整、品牌升级、供应链优化等方式,仍能在全球贸易中保持竞争力。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国内消费潜力的释放,义乌有望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商务部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市场评审专家朱勇毅表示。
品牌很关键,出海正当时
上周,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10号店与11号店完成签约,义乌品牌出海正式抱团进军韩国与厄瓜多尔市场。
“同等价位下,义乌商品不仅质量更优,且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快速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这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竞争优势。”厄瓜多尔Importadora Lina董事长戴康向记者表示,每年他在义乌市场采购的货物总值超过6000万元。今年4月底,他筹备的第三家厄瓜多尔超市即将开业,该超市主打中高端商品,与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的经营理念高度契合,并于今年4月11日获得授权加盟资格。戴康认为,在当前全球贸易不稳定的背景下,南美市场优势明显,消费者对义乌小商品的需求旺盛,他建议义乌市场经营户多关注南美市场。
如今,义乌“品牌出海”计划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帮助超5000家经营主体开拓了海外市场,还在迪拜建立了义乌首个海外分市场。同时,Yiwu Selection品牌出海集合店拓店仅3个多月,已遍布全球五大洲,累计意向订单超10亿元。
“在全球布局海外仓和品牌集合店,既有效地缩短了物流时间和降低了交易成本,又减少了对传统市场的依赖,为义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认为,义乌的市场正由初级的商品贸易,开始往更加高级的品牌经营与服务贸易方向转型,这会使得义乌的市场活力,与抗风险能力获得质的提高。
不出海,就出局。今年,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大背景下,义乌市场“品牌出海”从当初的一个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各方争渡。
“3月下旬,我们组织30余家义乌外贸企业组团亮相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展会期间,企业与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800余家参展商深度对接,通过产品展示、商务洽谈等形式,收获超百份意向订单。”义乌市恒发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丽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践证明,海外参展仍是外贸企业拓市场、稳订单的核心渠道。今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坚定地奔赴更多新兴市场参展,加大自主品牌推介力度。
5月的越南河内国际办公用品与文具展览会、6月的迪拜孕婴童展、7月日本东京国际文具展、8月印尼雅加达化妆品护肤品及美发展等一系列展会……这几天,贾丽平正忙着对接全球各大展览公司和贸促会(局),为义乌企业“出海”预订展位。
“在义乌,市场的无形之手与政府的有形之手一直配合十分默契。在新的贸易形势下,义乌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商协会、高校智库等力量,有的放矢,精准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万喆表示。
朱勇毅认为,义乌的突围之路揭示了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生存的核心逻辑:以技术穿透重构产品价值,以生态协同放大资源效能,以规则博弈争取战略主动。在关税冲击下,企业需从“成本洼地”思维转向“价值高地”构建,通过战略聚焦、技术穿透、生态协同的三维模型,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进化”的质变。
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行业的资源整合、企业的创新韧性缺一不可,这将共同构成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底层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