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4月22日讯(记者 蒋守洋 车志蒙 编辑 童荟颖
)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搭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直通车”,4月22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金华义乌站暨“港廊链”商贸人才交流活动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此次活动共开设专场招聘和校企对接活动、商贸人才就业创业分享会、国际青年创业创新交流等六大板块活动,共吸引全国12个省份86所高校的1万多名师生以及来自全省近600余家商贸企业参加,现场提供1.35万个就业岗位,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政府搭台,以会引才
为满足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个性化服务需求,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一站式”就业,义乌市坚持人才思维导向,现场设置了大学生求职服务专区(简历问诊、职业指导专区)、政策咨询专区、政校企合作签约专区、国际青年对接专区和“就业礼包”领取区。
招聘会现场,涵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等商贸产业链的上万个岗位虚位以待,其中数字经济相关岗位相较往年更受高校毕业生青睐。“我们不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更开放海外市场拓展、数字化项目操盘等成长型岗位。”小商品城集团HR经理李娜现场吆喝,吸引了众多学子驻足咨询,一个上午就收到简历38份。
“看到学长们的朋友圈,在义乌生活得很好,所以我毫不犹豫就报名参加了。”来自江西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钟菀婷表示,活动现场有很多适合自己的岗位,经过对比和义乌市亚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将去企业参加面试。
前期,义乌人社部门与各省市教育部门、高校提前对接,精准匹配高校毕业生“求职意愿清单”与企业“岗位需求清单”,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据统计,本次招聘会共吸引1.1万余名求职者进场交流洽谈,现场达成就业意向5700余人次,现场录用1806人。活动现场,完成政校企签约73个。
创业搭桥,产业聚才
义乌素有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美誉,商贸产业链长、就业创业机会多。除招聘活动外,同期还举行了商贸人才就业创业分享会、国际青年创业创新交流活动、义乌商贸产业游、义乌市首届无人机驾驶员(航拍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大赛等配套活动,把商贸人才就业创业全产业链搬到现场,旨在吸引更多创业青年走进义乌、了解义乌、留在义乌。
当天上午举行的商贸人才就业创业分享会上,湖北大学2010届毕业生皮万明现身说法,讲述了他辞掉阿里巴巴总部年薪50万的工作到义乌从零起步创业的奋斗故事,让在场学生们感受到了义乌“一部手机就能创业”的浓厚氛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兼职教授阿昌通过一场《AI公开课》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即将走向职场的学子们进行了一场思想与行动上的深度洗礼。
义乌市首届无人机驾驶员(航拍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大赛吸引了239名青年参赛,通过高标准认证、产教结合、多场景应用及政策支持,为新兴市场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形成“人才培育—技术应用—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活动义乌市还首次将人才交流活动与文旅推介有机结合,为高校毕业生“量身定制”了3000余份涵盖热门餐饮、住宿等优惠的“义乌好好逛”文旅消费人才盲盒,让来义青年人才沉浸式体验“有生意更有生活”的商城魅力,进一步打造有温度更有辨识度的就业创业友好型城市。
技能搭梯,海外揽才
海外人才是“买卖全球”的重要力量。为拓宽留学生等海外人才招引通道,去年以来,义乌市以国务院批复同意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外国人来华投资兴业便利综合改革试点,先试先行探索商贸领域外籍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工作许可衔接机制。
去年以来,义乌市以“新商人”培育为抓手,创新开发了“国际商贸AI技术应用”“国际商贸AI美工”“跨境(出口)电商运营”“跨境电商采购”等系列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形成“1+4+N”商贸领域全链条标准化技能提升体系,拓宽商贸领域“以技立业”大通道。
本次活动中,义乌市组织了来自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来义就业创业意愿强的32名外籍留学生参加首批国际青年技能培训和认定活动,并为18名考核合格的学员发放了全国首批“国际商贸AI应用”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了5家义乌市首批国际青年就业白名单企业,其中,义乌促佳贸易有限公司与3名留学生现场签约意向就业协议。今后,对于取得技能证书的毕业留学生,可以免除工作经历在义乌白名单企业直接申请就业。
前期,义乌市人社局在市场核心区域打造了全省首个国际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外籍人才提供企业开办注册、来华工作许可、社保缴纳等指导服务,实现国际青年“拎包创业”。通过现场参观,留学生们对义乌市的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结合义乌国际化特色,接下来义乌还将创新开发“跨境电商直播”等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与摩洛哥商学院等“一带一路”国家共建海外特色高校开展技能培训合作,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创业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