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陈佳琪 正文

33项非遗构筑东方美学!《二十四时舞》义乌首演分享会受欢迎

发布时间: 2025-05-13 16:10:18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陈佳琪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5月13日讯(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晓)苗鼓轰隆、苗歌悠扬、银饰叮当……5月12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二十四时舞》舞蹈分享会在义乌文化广场剧院举行,众多舞蹈、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深入领略这部以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元素的民族舞剧独特魅力。

  分享会在湘西“飞歌皇后”龙仙娥一段悠扬的苗歌中拉开帷幕,伴随着年仅10岁的小苗鼓手吴明洁铿锵的鼓点、舞者们刚劲与柔美兼具的舞姿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这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导演李世博执导的舞剧,以岁时更替为线序编创,宛如一幅生动的苗族文化长卷在大家眼前徐徐展开。

  分享会上,主创团队代表对《二十四时舞》进行深入解读。他们介绍,二十四时既是一日之轮回,也是一年更迭的基本单元,而鼓在苗族人心中是部落的精神象征符号,兼具振奋士气、激发斗志、传递信息以及娱乐竞技等多重功能。舞剧中,对鼓的运用堪称精妙,巨大鼓面内置灯光在火红与月白之间交替变幻,舞者们与鼓互动,让苗鼓化作时间的轴线,喻示着岁月的流转与光阴的飞逝。

  作为《二十四时舞》的两名领衔主演,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郝若琦、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马蛟龙也与几位参与演出的舞者来到现场,分享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的难忘经历。他们表示,为了更好地展现苗族文化的精髓,大家付出了很多努力,不仅要掌握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更要深入理解苗族文化的内涵。

  据了解,《二十四时舞》是一部融汇了33项非遗的民族舞剧,分为冬至·藏、立春·启、惊蛰·动、夏至·长、大暑·褪、赶秋·实等六个篇章。通过讲述不同节气下的苗家故事,展现了苗族人对生的欢悦、对死亡的敬重,诠释了劳作的价值、爱情的力量,传递出具有浓郁苗族特色的宇宙观、时间观、命运观与生活观。

  作为义乌文化广场剧院今年引进的一部精品力作,《二十四时舞》将于5月13日和14日晚在该剧院首演两场。据介绍,该舞剧已在厦门、成都、温州等多地进行了巡演。其中,在成都等城市演出时,场场爆满,获得了观众的极高评价。

  “《二十四时舞》历时两年创作,由湖南湘西州12名非遗传承人参与编创和演出,是一项世界级、12项国家级、20项省州县级、33项苗族非遗演艺的壮丽史诗。”义乌文化广场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舞剧为义乌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苗族文化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民族舞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