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媒体,开展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集中曝光行动。针对充电管理、停放乱象及技防设施等方面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治理,推动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
行动中,检查组来到住宅小区、商业街区、电商产业园等电动自行车密集场所进行检查。在雪峰西路的一家电商产业园门口,检查组发现各外卖平台的电动自行车挤占消防通道。“马路对面就是医院,电动自行车停在消防通道,影响消防车、救护车正常通行。”检查组工作人员当场责令整改。
在春晗南路的一处住宅小区,检查组发现架空层内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正对安全疏散通道口的位置。检查组指出,一旦车辆起火,浓烟极易蔓延到疏散通道,阻碍人员逃生。值得注意的是,该场所的墙上醒目位置贴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禁止在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但违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发现的各类隐患,检查组现场约谈物业负责人,明确整改措施,要求限期整改。
此外,检查组发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收费模式不规范,采用“1元2小时”的固定时长计费。按照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要实行“价费分离”政策,即电动自行车户外充电设施充电费用主要包括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充电电费和服务费应分别标示、分别计价。
“电动自行车充电要按照电费实际用了多少来收取,假如用户没有充满两个小时,那应该按照实际充电的费用退还,而不是按照小时收费。”检查组现场责令运营单位立即整改,要求其在充电场所、手机应用程序及微信公众号等显著位置明码标价充电电价和服务费标准,严禁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
其间,检查组还对小区电梯阻车系统灵敏度进行测试,确保有效拦截电动自行车进入轿厢。每到一处,检查组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宣传安全常识,形成全民参与的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