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龚书弘 正文

潮声丨“0.8元发全国”时代终结?快递业打响“反内卷”破局战

发布时间: 2025-09-05 10:17:56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执笔 李攀 龚书弘 甘居鹏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整治快递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要动真格的了。

  最近,全国快递“产粮区”(快递业务量高度集中的城市或区域)广东、浙江义乌等地的快递企业,率先提高电商件底价,涨价幅度在0.1元至0.7元之间。

  要知道,此次涨价前,部分快递企业最低能够做到“0.8元发全国”,长期以低于成本价抢夺市场,折射出快递行业陷入低价换量的经营“泥潭”。

  随着“反内卷”破局战打响,快递行业能否迎来系统变革,从价格之争向价值之争转变?

  反内卷,点燃涨价“导火索”

  反对行业内卷,让快递价格回归理性区间,推动重点区域快递价格理性回归,遏制不正当竞争、维护基层网点稳定、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是此次快递涨价的核心目的。

  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7月9日,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35天。

  快递行业看似一片繁荣。但仔细分析,还是有一些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快递业务量和收入的增速并不匹配。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几家快递头部企业——顺丰、申通、韵达、圆通、中通的票均收入分别为13.67元、1.99元、1.91元、2.10元、1.99元。而在几大快递企业均完成上市的2017年,各家票均收入为23.13元、3.24元、1.94元、3.68元、1.96元。

  这种“量增利减”的怪象,被业内称为“量价倒挂”。

  原因不难理解,那就是快递业陷入了“内卷式”竞争之中。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工程与电子商务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教授陈达强告诉记者,国内快递行业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淘宝网上线及2009年《新邮政法》颁布,带动国内电商、快递行业井喷式发展,头部快递企业在2016-2017年通过上市融资加速扩张,行业内逐步形成“多强互不相让”的竞争格局,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

  每家企业都希望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全行业利润缩水,部分地区甚至出现“8毛钱就能发全国”的极端低价。

  为了维持运营,各家快递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削减成本,直接影响服务质量,造成从业者收入减少、暴力分拣、快递延误、丢件破损等问题。去年12月,浙江某地因快递加盟承包商入不敷出等原因,导致快递一度陷入“停摆”风波便是例证。在国内某大型投诉平台上,以“快递”为检索词,共有100多万条投诉信息。

  简而言之,近十年的价格战打到最后,没有真正的赢家。

  低价竞争严重压缩了快递企业的利润空间、助长了低效产能的野蛮扩张,导致行业陷入“利润下跌—扩张同质—服务下降—市场受损”的恶性循环,既损害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正视行业问题,国家层面出手整顿。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内卷式”竞争“重灾区”的快递行业迎来一剂猛药。

  今年7月,国家邮政局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及快递企业座谈会,强调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见,快递价格此番上涨,并不是偶然的情绪爆发,市场的背后,一双有形之手在助推。这或许是快递行业告别价格战、尝试扭转困局的一个重要拐点。

在义乌快递网点,工作人员正在分拣快递。龚书弘摄

  涨价,几家欢喜几家愁

  快递费上涨掀起的涟漪,率先波及电商之都义乌。

  今年7月,义乌市有关部门召开会议,要求将快递单票价格下限上调0.1元至1.2元,“涨声”随之响起。

  9月1日一早,义乌朴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代志超就召集销售团队,分析快递费上涨带来的影响。从9月起,与这家企业签约合作的中通快递,将每单价格从1.4元上调至1.5元。

  “现阶段,我们还能够应对涨价带来的冲击。”代志超说,以月销量1万单测算,快递费上涨后,每月成本增加大约1000元。此外,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有一定的品牌溢价,快递成本只占整体成本的7%左右。

  但对于一些采取薄利多销策略的“白牌商家”(没有自主品牌的商户),快递价格即便轻微波动,也让他们忧心忡忡。

  一位在义乌北下朱村从事百货电商经营户告诉记者,目前义乌的主流快递品牌价格,普遍上涨了10%至20%,“以前卖一单9块9的商品能赚8毛钱,现在只剩6毛了,利润少了两成左右。”

  相比义乌快递价格的微调,国内另一大“产粮区”广东,步子迈得更大些。

  从8月4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单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各家均不得以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

  “前所未有的一次涨价。”在广东从事电商行业的浙江商人李凯告诉记者,微利商品的盈利空间压缩了近一半。

  面对这一轮涨价潮,有人愁,也有人欢喜。

  “早该涨价了。”在义乌快递行业深耕多年的郑先生算了一笔账,涨价前,算上派件员工资、短驳运输成本、网点运营成本以及税费等,义乌市场一单快递平均至少需要1.6元才能实现保本,但长期以来当地快递价格维持在1元的低价水平,“亏本经营”是本地网点的常态,即便目前快递单票价格有所上调,依然难以实现盈利。

  据业内人士观察,在广东、义乌等地的快递涨价后,预计未来会有一些地区继续跟进,但主要集中在快递业务量大且行业亏损严重的区域,大概率不会全国普涨。本轮快递涨价也主要针对电商客户,个人散单、普通消费者寄件暂不受影响。

义乌的一些电商从业者已感受到快递涨价带来的影响。龚书弘 摄

  产业重塑,迈出第一步

  当前,快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从“拼量”到“提质”的深刻转型。

  不过,通往理想的路只是开了个头,产业格局的整体重塑还面临不少挑战。

  一个现实问题是,以顺丰、京东为代表的直营快递企业,采用总部统一管理经营的模式,能够较好实施统一的价格策略。而以“通达系”(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为代表的加盟制快递企业,在经营上具有很强分散性与自主性,即便总部统一通知区域调价,但不排除有加盟商和网点在“保客户”与“保利润”的两难抉择下选择变通执行,价格战从“明争”转向“暗斗”。

  在陈达强看来,针对加盟制快递企业,需要政府层面制定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引导企业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快递涨价后产生的额外收入在总部、加盟商和网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否则监管注意力转移后,行业恶性竞争可能会卷土重来。

  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快递企业自身也应重新审视产业发展规律,摒弃粗放式管理模式和低价竞争思维,遵循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发展趋势,谋划转型路径,探索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服务升级、流程优化、品牌建设上,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是快递业大省,也是“通达系”的发源地。采访中,提及此番涨价,这些头部企业所谈不多,表现得较为谨慎,但各家企业的自我革新已大胆起步。

  比如,中通快递方面日前透露,企业正在加快布局无人车在网点的应用。传统车辆的运输成本大概0.12—0.15元/票,用无人车可以降到0.05—0.08元/票。目前,企业已在200多座城市、700余个网点,投入使用无人车超过2000辆,每天可完成约20万件快件配送任务。

  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加盟商,也在想方设法降本增效。省内一位加盟商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创办的“共同配送公司”,服务“通达系”在内的多家快递公司,区域内有500多名快递员。企业运营采取“统一分拨、统一配送,人力、物力资源共享”模式,提高了投递效率和快递员的薪资待遇。

  快递行业摆脱“价格竞争”不是停止竞争,而是远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低端、恶性竞争,走向服务、技术和效率的高层次赛道。而这,正是此次“反内卷”破局战的终极意义。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