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资讯 正文

从山间野树到案头雅物 义乌苏溪兄弟巧手培育“致富树”

发布时间: 2025-09-20 10:48:53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全媒体记者 陈聪 文/摄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傅肃春在给老鸦柿修剪枝条。

  走进位于苏溪镇立塘村的老三聚鸦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老鸦柿,枝干一寸三弯,叶片在微风中轻颤,富有动感。大棚内、小道旁、案头上,园内几乎每个角落都摆放着精美的老鸦柿盆景,将整个园子装点得生机盎然。

  这些老鸦柿盆景都是出自傅肃星、傅肃春两兄弟之手。自第一次见到老鸦柿起,两兄弟便被这种植物枝干遒劲而灵动、果实多彩而饱满的形态所深深吸引。10余年来,他们通过自学、拜师学艺、参展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培育技艺,将这种从石堆中顽强生长的野树,精心培育成装点案头、庭院的雅物,让老鸦柿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意人变身新农人

  12年前,在朋友的家中,两兄弟第一次见到了老鸦柿盆景。“当时朋友正在修剪一株植物,我一看树干是黑色的,上面还挂着果子,挺好看的。”傅肃星回忆,就是这样一棵有些与众不同的树,让他瞬间起了兴趣。后来,在朋友介绍下,两兄弟开始接触老鸦柿的培育技艺。

  “最开始我们只当作是一门爱好,用来打发时间。”两兄弟原本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围巾生意,订单大多集中在下半年。因此,他们便利用上半年的空闲时间,尝试培育老鸦柿。

  那些年,为了寻找优质老鸦柿,他们的足迹遍布义乌、磐安、淳安等地的山野间。每次进山,一待就是一整天。有时,为寻觅一株理想的老鸦柿,他们甚至要在山林里反复搜寻数日。

  说起老鸦柿,傅肃春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找到好的老鸦柿就像寻宝一样,它大多被掩埋在石头缝里,既要眼力好,也要有耐心。”这些年里,两兄弟对老鸦柿的热爱愈发深厚,一株株老鸦柿盆景逐渐堆满了家中的庭院。

  “年纪慢慢大了,我们就想着早点退休,把生意留给孩子们做,自己则专心在家做老鸦柿盆景。”于是,考虑到家中空间有限,两兄弟在村里租了一块地,打造成如今的老三聚鸦园,专门用来培育和展示老鸦柿盆景。

  在这座占地面积约10亩的盆景园里,他们累计培育了超17000株老鸦柿,足有上百个品种。悬崖式、双干式、临水式……老鸦柿品种繁多,千姿百态,这里逐渐成了市内规模、名气较大的一座盆景园,常常吸引老鸦柿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

  精心雕琢每一株老鸦柿

  从一株树桩到一个盆景,往往需要三四年的培育、修剪、打磨造型。若是要制成精品老鸦柿盆景,则需要翻倍甚至更久的时间。在这条漫长的培育之路上,两兄弟始终坚持着初心,用耐心和细致雕琢着每一株老鸦柿。

  在老三聚鸦园的一处角落里,种植着20多株老鸦柿。傅肃星说,这只是培育老鸦柿的第一步。老鸦柿从山里采挖回来后,需要先栽种在地里,让它自由生长出新的枝条,再移栽到盆中进行修剪、做造型。光是给一株老鸦柿做造型,每天就得花费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更久。

  说着,傅肃春随手取来剪刀修剪一株老鸦柿的枝条。他的手法十分娴熟,每一次修剪都经过仔细考虑,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这株老鸦柿我已经培育好多年了。每天看着它,我都会有新的灵感,拿起剪刀慢慢修剪,这才有了现在的模样。”眼前这株老鸦柿,树干自下而上粗细过渡自然,枝条错落有致,通过铝线控制生长走向,尽显灵动之姿。枝条上还挂着不少绿色果实,显得生机勃勃。

  近年来,老鸦柿盆景逐渐在市场上走俏。从兴趣中淬炼的技艺,最终为两兄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早些年,我们从山里采挖的老鸦柿,会拿到花卉市场、收藏品市场上摆摊,吸引一些散客购买。”让两兄弟真正尝到甜头的,是一位老主顾的订单。“这位老主顾第一次来盆景园的时候,一口气买下了七八盆老鸦柿盆景,总计赚取了两三千元钱。”傅肃春说,随着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慕名而来,两兄弟的盆景园逐渐有了稳定的客源。

  傅肃春介绍,老鸦柿盆景之所以迷人,不仅因其富有动感和生命力的姿态,更在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老鸦柿果实颜色丰富,有红、黄、黑等,果形亦多样,如辣椒、花生、葫芦等,能为家居环境增添一抹别样的自然韵味。丰富的果色与果形,以及长达半年以上的自然挂果期,这使得老鸦柿盆景比其他盆景拥有更持久的观赏期。随着颜色的变化,观赏者能感受到果子成熟的全过程,可谓四季皆景。

  “如今,老鸦柿盆景市场愈发火爆,我们这里千元价位的盆景最受青睐,最贵的曾售出51800元。”傅肃春说,靠着老鸦柿盆景,他们两兄弟的年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此外,他们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加入培育老鸦柿的行列,实现增收致富。

 
  
编辑: 何冬圆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