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后宅街道各村社全面开展爱国卫生工作。面对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等因素,各村社借鉴先进经验,明确责任分工,实行分片包干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后宅街道组织专业人员及党员志愿者开展知识宣传,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向村民普及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志愿者上门讲解,表明“清积水、灭蚊虫”的重要性,确保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同时,在村入口、文化礼堂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村民疑问,提升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此外,志愿者开展“地毯式”排查,深入村民院落和公共区域,清理各类积水容器,重点关注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竹筒树洞等易积水处,发现积水立即清除。同时,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与陈年垃圾,疏通沟渠,修整绿化带,消除蚊虫栖息场所,营造整洁卫生的村居环境。通过群防群控、专群结合,有效遏制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