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老有所学”让老年生活多姿多彩 义乌市持续加强基层老年大学与老年学堂标准化建设

发布时间: 2025-10-31 09:13:2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义乌商报记者 何彦婕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10月29日上午,70岁的盛秀平像往常一样,早早乘车从佛堂镇赶往义乌老年大学,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上午是书法课,下午是太极拳课。每当一天的课程结束,他总感到身心充实、精神愉悦。

  在义乌,像盛秀平这样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他们上兴趣班,不只是“打发时间”,更是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情绪寄托与价值认同。无论是课堂上的专注,还是舞台上的展示,都让他们感受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满足。

  然而,现实中不少有兴趣、有热情的老年人却面临着“想学却没地方学”的困境。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成为他们持续学习路上的现实阻碍,也令许多渴望进步的老年人感到苦恼。

  银发课堂备受欢迎

  退休之初,盛秀平只是想找点“乐子”来丰富生活、打发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学习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很多课程一周只有一节课,总觉得意犹未尽,所以又多报了几门。”如今,他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太极拳、电子琴、葫芦丝,一周下来节奏紧凑,却也乐在其中。

  在义乌老年大学,近2000名老年人正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学校共开设了30余门课程,每周安排57节课,搭建起一个助力老年人发展兴趣、实现自我提升的广阔平台。

  “音乐戏剧系和体育舞蹈系的课程最受欢迎。”义乌老年大学副校长施廖英介绍,这些课程一经推出,几小时内就被抢报一空。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学校持续优化和更新课程内容。今年学校新增了手机短视频拍摄与剪辑、化妆、电子琴等一系列紧跟时代的新课程。

  老年教育的活力也延伸到了社区。昨日上午9时,后宅街道起航社区的声乐课准时开始,35位老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新歌曲。据了解,自2020年起,起航社区常态化面向老年人开设兴趣班,目前已推出古筝、美术、瑜伽等7类课程。社区工作人员方丹萍介绍,以往这类教学多依托节日活动开展,但老年人学习意愿强烈,社区逐步将其转为固定课程。目前课程基本免费,仅对古筝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象征性收取10元费用。

  资源不均成求学“拦路虎”

  近年来,老年人的生活追求正悄然发生转变,从“养老”到“享老”,从满足物质需求逐渐上升到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老年人“想学却无处可学”的困境,正成为他们拥抱新生活的一道门槛。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学习资源稀缺已成为影响老年人持续参与学习的现实阻碍。目前,义乌市基层老年教育网点覆盖仍显不足,老年大学、社区学堂等教学点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不少居住在偏远区域的老人,为上一堂课不得不长途奔波。出行便利性问题,已成为他们坚持学习路上的一大挑战。

  老年大学健身操教师周静文的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些老人因担心错过回家的公交车,不得不在课程未结束时提前离开。“如果错过这一班,下一趟可能要等上一个小时。”周静文解释道。周静文虽然理解学员们的难处,却也难掩惋惜。更遗憾的是,课程结束后班级通常会组织拍摄结课视频,作为一段学习时光的纪念,而有些老人却因赶车而无法参与全程。

  除公共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外,市场化培训机构也尚未充分响应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记者在简舞舞蹈机构看到,学员多以20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当被问及是否考虑开设老年舞蹈课程时,店主叶子坦言暂时未有计划。“目前专门来咨询的老年群体不多。”她表示,一方面担心老年人难以接受较高的课程价格,同时也顾虑他们在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

  多向发力织就“老有所学”保障网

  那么,在需求与现实之间,谁能为老年人架起一座安全、便捷的桥梁?答案的一部分,正藏在社区里。

  作为基层服务的重要一环,社区在化解老年人学习风险、打通“就近学”扮演着关键角色。以起航社区为例,该社区通过签署“安全责任书”的方式,明确课程期间及往返途中的安全责任归属,既提升了老年人的自我防护意识,也为课程组织方降低了运营风险。

  而在更广泛的制度层面,今年,义乌市已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为老年人提供因意外导致的身故、伤残、医疗及住院照护等方面的费用赔付,进一步筑牢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安全网。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崔清兵说:“这一政策性保险与社区层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相结合,共同构建起老年人‘敢学、能学’的保障体系。”

  在拓展学习空间方面,义乌市正持续加强基层老年大学与老年学堂的标准化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向社区、乡村深度延伸。通过创新“线上直播+线下送教”融合模式,开展送教上门、定制课程等服务,切实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就近能学、方便易学”。根据规划,到2030年,全市村社老年学堂覆盖率将提升至45%以上,助力更多老年人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乐享银龄生活。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50002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