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义乌,有部分家庭在面对疾病和高额医疗费用时,仍承受着不小的经济压力。对他们而言,每一笔医疗支出都可能影响整个家庭的生计与发展。
为切实减轻这类家庭的负担,今年以来,我市以家庭型医疗保障省级试点为契机,持续深化财税集成改革,围绕“减负”与“增收”双向发力,推动形成覆盖困难家庭、“扩中”家庭和“一老一小”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居民医疗支出负担,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进更多家庭的现实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市财政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依据相关部门报送的名单,及时部署各镇街开展政策宣传与联合审核,并对上报材料进行细致把关,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在构建家庭成员参保缴费补偿机制方面,加大对“一老一小”的关爱力度,对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金惠保”的百岁老人,以及2021年5月31日后出生的0—3岁“三孩”给予参保补助。“相较于困难家庭和‘扩中’家庭,这一政策覆盖人群更广,惠及面更宽。”市财政局社保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141人纳入参保缴费补助名单,其中百岁老人60人、三孩1081人,补助总额达83.89万元。
此外,为筑牢家庭健康支出的“第二道防线”,市财政局协同推动建立了家庭医疗保障共济共享机制,为高额医疗支出家庭提供大病共济补助,有效增强了家庭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在夯实保障基础上,市财政局进一步落实家庭自负高额医疗费用补助机制,对困难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的兜底化解,并对“扩中”家庭年度医疗费用超过12万元的部分给予全额补助,防止家庭因病致贫、返贫。今年6月,上溪镇周村的低保户老陈,收到了11305.83元的医疗费用化解金,成为2024年度“安心医保”暖心基金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补助,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缓解医疗支出压力,让他们生活得更安心、更有尊严。”市财政局社保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减轻家庭医疗负担的同时,市财政局也积极拓展“扩中”家庭的增收路径。通过创新开展“‘扩中’家庭奔富试点”,推动试点镇街的强村公司吸纳本村村民从事非管理类岗位。以义亭镇为例,义乌市吾亭控股有限公司面向本地“扩中”家庭人员开放保安、绿化养护等工作岗位。截至第三季度,共有110名村民通过该机制实现就近就业,除岗位工资外,每人每月还可获得300元补助,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为进一步激活“扩中”家庭创业增收动力,市财政局还牵头推进财金助力“扩中”家庭省级试点,对符合条件家庭的“共富”系列贷款给予1.8%的贴息支持。据市财政局企业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义乌农商银行积极与财政局等部门协同,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路径,加强财金政策联动,撬动更多资源支持“扩中”家庭发展。
围绕数字金融服务普惠化、“扩中”提低施策精准化的目标,义乌农商银行创新一系列适配“扩中”家庭差异化需求的金融产品,重构农村信用体系,搭建家庭财务数智系统平台。该平台整合省公共数据、人行征信、商城征信及银行数据仓等线上信息,并结合客户经理逐户走访采集的线下数据,将各类有形、无形资产和负债纳入归集范围,通过交叉验证建立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财务状况表,为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财金助力“扩中”家庭项目试点工作持续推进,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走访51355户,完成授信526户,授信额度达8817万元,用信金额304.95万元,有效助力家庭增收与区域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