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在医院住了4年,抗战老兵与医护人员亲如一家

发布时间: 2019-08-20 09:50:03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通讯员 金南星 记者 金晓英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远征军老兵、义乌人陈文钟在浙大四院ICU住了4年,上月底离世,享年94岁。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家属日前特意给医院送来感谢信和锦旗,感谢4年来医护人员对老人的精心照顾。而让家属感动的是,ICU的医护人员精心制作了一本名为《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相册集赠送给他们,相册集记录了老人最后4年的点滴生活。

  照片定格着老人手捧抗日纪念勋章、与妻子握手相望、和家人及医护人员一起庆生等珍贵瞬间。相册里还有医护人员写下的一行行小字,记录着陈文钟老人的故事,扫描相册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老父亲生前的视频。

  手捧着这本相册集,老人的大儿子陈向东夫妇一度哽咽。陈向东说,医院这份人文关怀高于医疗服务之上,弥足珍贵。而对相伴老人4年的医护人员来说,病患及其家属的这份肯定,正是今年“中国医师节”收到的最好礼物。

  家属和医院互赠暖心礼

  陈文钟曾是一名国民革命军汽车驾驶兵,参加过远征军,浴血护送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遗体回国,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26日凌晨,在浙大四院住了4年的陈文钟在医院安详离世。

  当晚,陈文钟大儿子陈向东和妻子赶到监护室时,金伟瑛等几名护士还在为老人整理衣冠,像往常一样为老人擦背擦手,仔细消毒,整理着身体的角角落落。

  平时,医护人员都亲切地称陈文钟为“爷爷”。陈向东在感谢信里写道:你们一句亲切的“爷爷”,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细心的举动,都能看出发自内心的善良。非常感谢父亲在生命的最后4年,能得到你们细心照料。

  从2015年5月到2019年7月,陈文钟因为脑梗等病症入住ICU,在浙大四院重症监护室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4年时光。

  陈文钟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多半时间神志是糊涂的,医生护士们尝试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的记忆,帮助他康复。护士长张剑春说:“我们每天都会抽空陪爷爷说说话,放红歌,锻炼肢体功能、肌力及反应能力。渐渐地,爷爷也会给我们一些回应,高兴了,他会跟我们笑;爷爷还能跟我们敬礼,会主动跟我们握手。”

  那时候,浙大四院刚刚开业运行不久,重症监护室队伍刚刚组建,陈文钟是陪伴ICU医护人员最久的病人。陈文钟走后,医护人员陆陆续续分享起了和老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金晓丹护士在群里写下这几个字。慢慢思绪越聚越多,最终发表《深切怀念抗战老兵陈文钟爷爷》一文,记录了老人在医院最后时光的点点滴滴。

  护士唐西云提议把老人的照片做成一本相册,告慰和怀念老人家,还可以送给家属留作纪念。这个想法得到热烈响应,大家把手机里存着的老人照片、视频纷纷发上来,慢慢汇聚成了一本厚厚的相册。其中最让人为之动容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另一张是《伉俪情深》。

  病患与医护人员亲如家人

  2015年9月,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听闻老人的浴血奋战事迹,义乌市领导特地前来看望陈文钟。

  当天,戴上抗战老兵的帽子,老人显得格外精神。当屏幕上出现抗战纪录片,看到屏幕上的官兵扛着步枪齐步走来时,老人居然举起右手,缓缓地行了一个军礼,眼角泛起了泪花,嘴角一直在颤动,仿佛在诉说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那一刻,老人的举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有段时间,老人的老伴也住在浙大四院。得知两个老人相互挂念着对方,护士长张剑春联系各方,让两位耄耋老人时隔数月见上了面。

  见面时,病床上的陈文钟主动把手伸向老伴,紧紧握着不愿放开。老伴对他说:“我想你了,你要快点好起来,我们一起回家。”

  经过4年的努力,经历了无数次的病危和抢救,陈文钟最终还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离世了。陈向东说:“父亲生命的最后4年都在医院里度过,但我们不觉得父亲住在医院,觉得这里像是他的第二个家,这里的医生、护士,像是特殊的家人。”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