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方维 正文

当“他们”老了——重阳街里话重阳

发布时间: 2021-10-13 17:14:13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方维 见习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荟颖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0月13日讯(记者 方维 见习记者 陈佳琪 编辑 童荟颖)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潦草却遒劲的诗句仿佛生在那块桌板边,赫然醒目。一个闲适的秋日午后,记者来到义乌市义亭镇重阳街附近。漫步重阳老街,恍如走进了上个世纪。

朱大爷和田大爷下象棋

  今年八十岁的朱大爷和田大爷正相约在村里老年活动室下象棋。“只要这里没拆、没倒,便永远是我们老年人最爱的一隅。”乐观的朱大爷一手捧着搪瓷水杯,一手摩挲着象棋子,那些渐渐老去的“他们”正娓娓道来。

田大爷悔棋不成便耍赖

  “十来年前,佛堂、赤岸的老百姓一有时间就会过来义亭玩,当时的重阳街真的出名到了别的县市,可惜……”朱大爷感慨:“‘他们’和我都一同老去了……”朱大爷头顶挂着一手写的日历,上面却是最新的日期。“我们想守着这,但守不久咯!”朱大爷笑呵呵地说。

手写日历

  近年来,许多老街旧巷随着城市的发展正在逐渐改造,重阳街附近老房子也被征收了。走进这里,寂静非常,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故事。斑驳的墙垣、破败的玻璃、遍地的杂草以及鲜红的“拆”,诸多元素都在宣告过去即将消失,未来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斑驳的墙垣

  曾经热闹非凡的菜市场、集市区也繁华不在,在义亭书店旁,一位老人的补鞋摊闯入了眼帘,一台锈迹可见的手摇补鞋机,地上满是各类修鞋工具和各色的碎皮革,还有几块布满油渍的抹布和两三瓶胶水。这位老人黝黑、驼背、手指骨节坚硬。见记者上前,他推了推泛黄的眼镜,笑着询问是否需要补鞋。“没关系,我在这里待了一辈子了,一辈子只做好一件事。”他为记者展示了自己结满茧子双手,“现在补鞋生意大不如前了,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鞋穿旧了、坏了就直接扔掉了,哪里还会来补一补继续穿!”这个舍不得离开记忆的老人望着远处出神。

手摇补鞋机

  北风过,秋雨凉,落叶飞,大地黄。被征收的房屋人去楼空,路灯也已经黑的没法擦干净了,历史的巨轮碾过的一切,让人怀念却无法改变,犹如四季交替,无人可喊停。这里过去辉煌的记忆随着岁月逐渐被人遗忘。但时间向前,老、旧总要做出一些改变。老旧住房大多建于上个世纪,街巷里弄狭窄坑洼,设施设备陈旧老化、管网堵塞、房屋漏水……老房子已经难以续航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了不少困扰。“我家的老房子总漏水呢!看着高楼一栋栋立起来,漂亮又舒服,我也很想住进去呢!”听说不久后村里环境将发生“脱胎换骨”的巨变,朱大爷便高兴得合不拢嘴。

  配钥匙的老师傅,每天一如既往地出摊,门口依然有老奶奶们正在闲话家常,俊俊照相馆里还贴着我们童年的“黑历史”,小卖部里一直售卖着五毛的辣条。穿过一片荒地,便是另一番景象,拔地而起的高层和崭新的楼房。而不久后,随着义亭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推进,这里都将旧貌换新颜,车可达户、移步有景、清风徐来、宽敞明亮的愿景即将成为现实。时光永远继续,日子永远向前,重阳未老,与时俱进,“焕新”了义乌,“唤醒”了乡愁。

老房子门口一盆山茶花正开

  “九九重阳登高日,正是铜山庙会时。”朱大爷介绍,义亭铜山岩九九重阳庙会是义乌十大民间风俗之一,在重阳节当天,许多民间艺人将涌入铜山岩,举行民俗文化活动,如斗牛、翻红楼、做“社戏”等。

  “虽然越来越多的‘他们’正在老去,一代人的记忆也会随着‘他们’老去而进入历史,但我们的生活将不断向前,越来越幸福。”朱大爷笑着说田大爷悔棋不成便耍赖,一时间,笑声淹没了整栋老房子。

 
  
编辑: 童荟颖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