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笼的红粿冒着热气
夫妻俩分工做红粿
在面团表面裹上糯米粒
一颗红彤彤的糯米团子,咬上一口,由外到里透出红、白、黑三层,中间溢出浓浓的芝麻馅儿,一股脑儿流经舌尖,满嘴香甜,仿佛身心都愉悦起来,恨不得吃上一笼过把嘴瘾,这便是义乌特色美食红粿的魅力。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百姓饭桌上也会出现一道红粿,寓意红红火火,日子更甜。为吃上新鲜可口的红粿,许多百姓会特意跑到尚阳老街购买。据悉,老街上这家看似普普通通的红粿作坊,已勤勤恳恳运转24年,店主金云芳与丈夫朱益民一心精耕红粿制作技艺,在漫长岁月中逐渐积累人气。
尚阳红粿“忙”了一个春节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尚阳老街小巷弄的一栋平房里,早早开门的金云芳与朱益民手里的活就没停下过,调馅儿、备糯米,再和面皮、捏红粿,作坊内各种忙碌的声音夹杂在一块儿,开启热火朝天的一天。
“今天订20笼红粿,我吃完午饭后来拿。”一大早,从福田街道下骆宅远道而来的老客户骆红亚迫不及待下了订单。她说,去年初买过一次尚阳红粿,家人吃后一致叫好,不仅糯米配方刚合适,而且红糖、芝麻原材料品质都不错,价格也实惠。此后,骆红亚每次来尚阳之前都会提前与金云芳微信联系,一年内跑好几趟,只为让家人吃到新鲜出炉的红粿。
这家红粿缘何口味极佳?走进小小作坊,金云芳正用和面机娴熟地和面团,而她提前用红糖、板油和芝麻调好的馅儿,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一旁放着染好的红色糯米。所有原材料备齐后,金云芳手脚麻利地做面皮、放馅料,朱益民则将做好的小面团扔进红糯米中,用手揉搓直到整个面团表面均匀粘上红糯米,然后将做好的红粿按1小笼12个装,一般8小笼就会装满一个大蒸笼,再把大蒸笼放进锅内蒸煮即可。“蒸煮的火候和时间要盯牢,时间过长容易黏,时间过短又不软,这就需要长期经验积累了。”朱益民说。
有尚阳村民临时跑来买,只为招待当天的客人;有嫁到衢州、开化的尚阳女儿提前预订,只为让婆家品尝家乡特色美食;有和酒店合作的订单,当天限时定点送达;有从苏溪、廿三里、北苑等方向赶来的客户,一次就要几十笼,既可餐桌共享,又能拿来送人……从去年12月到今年元宵,金云芳夫妻俩只在大年初一休息了半天。
“红粿不能提前做,刚出笼的最新鲜好吃。有几次我还没起床,就有村民敲门,想提前订新鲜的红粿。”金云芳笑着说。
20多年钻研“打”出好口碑
逢年过节,红粿的香甜飘满尚阳的街巷,老客户寻味而来,穿过弯绕的小巷,等待出炉的红粿,满载而归。
金云芳家的红粿总让人无比回味,这离不开制作红粿的精湛手艺,更离不开手艺人长年累月的学习与钻研。1999年,金云芳婆婆在佛堂下市菜市场买了个摊位。“当时菜市场里许多红粿都从城里拿,价格贵、味道一般,婆婆说自己做的红粿好吃多了,为何不自己做了卖呢?”于是,一家人开始做红粿生意。
做红粿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有些难度。从最初调馅料,到后来和面、捏红粿,金云芳不知道练习了多少次,调试了多少回。“自己吃着好吃,才能放心卖给别人,要做良心生意。”这是金云芳的原则。每次调试完口味,她都要细细品尝,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些年,金云芳和朱益民一直在研究红粿口感,如何让出炉的红粿颗颗分明,吃时口感软糯又不容易互相粘连,每一个高要求的背后,都是日以继夜的学习和练习。
2019年,尚阳老房子重新修建后,金云芳和朱益民将作坊从佛堂搬回尚阳,并进购和面机、蒸锅等设备。从婆婆那里学来的手艺,在金云芳和丈夫改良下越做越好,尚阳红粿逐渐“打”出好口碑,名气甚至传出义乌、传出浙江。
红粿一般为造新房、满月酒、红白喜事而备,一有订单量就很大。“之前杭州有个客户预订几百笼红粿,直接快递寄过去,还有个湖北人打来电话,他们开度假酒店,也想推出红粿这道点心。”金云芳笑着说,像春节期间,因为订单量太大,只能根据先来后到原则接单,有些晚来的或临时的订单都来不及接。据统计,春节前后半个月,金云芳家红粿销售量达到6000多笼,最忙那几天,每天要做500笼红粿。
“红粿是义乌人饭桌上少不了的特色点心,多年传承至今,我们不能让它失传了。”金云芳女儿在其影响下,也能做出美味的红粿。不仅如此,金云芳坚持物美价廉的原则,平时每笼红粿只卖10元。“把精力专注在提升红粿品质上,而不是价格上,希望红粿能为义乌人的乡愁增添一些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