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即时报>陈佳琪 正文

用“存折”记录学生成长 义乌这所学校竟然开了一家“银行”

发布时间: 2025-01-10 09:39:32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记者 陈佳琪 车志蒙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1月10日讯(记者 陈佳琪 车志蒙 编辑 童晓)2个币可以换棉花糖、15个币可以换相框文创、25个币可以换看电影的次数……近日,位于义乌市后宅街道的塘李小学,校内的“稠川儿童成长银行”正式开业。该校将学生学习日常表现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长券,学生可以通过稠川儿童成长银行存入,积累“成长值”,体现在专属电子存折中。成长值可以兑换稠川币,用稠川币在学校的香甜驿站购买棉花糖、爆米花,在剪创星工坊购买或定制学校剪纸特色文创产品,在未来影院观看电影,体验丰富的校园生活。

  生长劵、生长卡、稠川币……顺着几个有意思的“关键词”,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塘李小学“稠川儿童成长银行”,现场已早早地排起了长龙,每位学生手上都拿着自己积攒的生长劵,有序向银行一一兑换,另一侧的场地则支起了一个个社团摊位,学生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

  据了解,塘李小学原名“稠川学堂”,因此该校将学生最高综合荣誉定为“稠川好少年”。记者注意到,生长卡上印有“指标”,下设三个单项荣誉,分别为指向文化基础的“博学少年”,指向自主发展的“笃行少年”,指向社会参与的“明德少年”,再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项“指标”。同时,设计精美的生长卡本身就颇有收藏价值,其背面图案由学生自主设计山海经元素,推出不同的异兽图案。根据学生喜欢收集卡券的特点,学校采用“一券二卡三币”评价模式,由多方人员共同参与评价,记录学生的成长值,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摸得着。

  此外,银行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展了行长、副行长、经理、职员等岗位竞聘,经过综合评价,8名同学被聘为银行的创始团队。五年级的曹暄文担任银行首任行长,他告诉记者,担任行长后,他还向老师和家长请教了不少有关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创办银行,既是教大家‘理财’,也是‘理才’。”

  模拟社会化场景,有效盘活“稠川币”资源。塘李小学教务处主任楼晓杭介绍,学生们在“稠川儿童成长银行”的自主经营中可以体验不同职业,提升“主人翁”意识,也在不同工作岗位的模拟中,提升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养。“‘稠川儿童成长银行’通过银行运营、‘稠川币’的发行和流通、职业体验等,落实社会模拟、社会进入和社会融合。”不少家长反馈说,孩子们在参与了“银行”的工作后,自信心、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发放生长券2万余张、生长卡3千余张、养成卡1万余张,学生行为表现明显改善,内驱力不断增强。

  “‘稠川儿童成长银行’是学校探索德育社会化的一项有益尝试,从提出到落地已有两年时间,试运营一学期后正式开业,目前已进入常态化运营。通过引入银行管理机制,模拟银行运营,设立儿童成长银行记录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养成教育活动的具体化。通过‘积分-兑换-消费’形成闭环流通,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楼晓杭表示,今后学校将继续优化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热情,深化育人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编辑: 童晓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