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义乌一群摄影师5年来多次到长城脚下 跟拍义乌兵后裔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5-10-15 11:08:43 来源: 浙中新报 作者: 钱关键

  400多年前的明嘉靖年间,骁勇善战的义乌兵屡建奇功,参与荡平了东南沿海倭患;明隆庆、万历年间,义乌兵又随戚继光北上戍边,修守长城,留下了不灭的业绩。

  岁月流逝,虽然史册上少有痕迹,但作为故乡人,却仍有一份记忆,惦念着从前那个义乌兵群体,以及他们驻守的那个地方。

  9月29日,《图说义乌———走进长城脚下义乌兵古村落》一书欣然面世,这是一本用文字和光影一起记录长城脚下义乌兵后裔故事的书籍,里边收录100余幅影像作品,图文并茂,展现了义乌兵后裔村落和村民的生活,读来令人颇有感慨。

  作为《义乌丛书》中的一册,这本书的出版,为丛书添上亮丽的一抹,而背后义乌市志编辑部的编辑们多年如一日的追寻和辛劳,尤其一群义乌摄影师连续5年的跟踪拍摄,尤为值得一说。

  100余幅影像作品,情深意重

  这几年来,义乌与长城脚下交流越来越频繁。自2001年《义乌市志》编纂工作启动,“义乌兵文化”就被列入新编《义乌市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要专题。义乌市志编辑部主编吴潮海说,从2002年9月开始,义乌市志编辑部先后10余次北上采访、收集资料,探寻义乌兵踪迹。

  2010年4月,义乌市志编辑部等多个部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起,开展“重走义乌兵戍边路”活动。正是在这次活动中,义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金福根、金必亮、吴江鸣等“义乌摄影部落”的几名摄影师一起受邀前往长城脚下,帮助义乌市志编辑部拍摄一些资料图片。

  “第一次活动,我们走访了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长城沿线一带的古村落,拍到了很多照片。跟义乌兵后裔接触下来,我们感觉很亲切。当时我就跟金必亮等人商量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专题,一次拍不够,以后我们还得再来。”金福根说。

  之后是2010年8月的“义乌兵后裔桑梓行”;2012年4月的“义乌家人远赴千里祭奠祖先”;2013年9月的记录“义乌兵后裔村民俗生活”;2014年的义乌兵系列丛书山海关首发活动等。每一次,金福根都带领着摄影师们,深入义乌兵后裔村落,体味他们的平凡生活。其间,还有一支叫“时光纪录”的义乌摄影团队,也参与了拍摄。

  5次北上,摄影师们走访了辽冀京津边境长城脚下的立根台、董家口、城子峪、板厂峪、九门口、义院口、驻操营等古村落,现场察看,觅迹寻踪;深入到义乌兵后裔们的房前屋后,与他们叙家常、聊乡愁。

  “我们五六个摄影师,5年下来,每个人都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存在电脑里。”金福根说,《图说义乌———走进长城脚下义乌兵古村落》收录了其中100余幅影像作品。

  打开书籍,一幅幅被处理成黑白色的照片,首先映入眼帘,给人一种浓浓的乡愁和厚重感。收录的这些影像,无论是豪迈辽阔的完整长城,还是荒凉寂寞的断壁残垣;无论是后裔们守护长城的日常巡查,还是寻常百姓生活的一日三餐,都清晰地传达了一种深邃博大、挥之不去的血脉深情,可谓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长城奏鸣曲,也是一段沧桑的历史。这每一幅照片,可谓情深意重。

  守望和回家的故事,深沉婉转

  5年来,与义乌市志编辑部的编辑一道,金福根等人用镜头记录下了长城脚下义乌兵后裔的很多感人故事。同时,也勾勒出一个个关于“守望和回家”的故事。

  “来到曹家房子村已经一天了,我很少有机会待在这么一个鸡犬相闻的小村庄里。早上男人下地干活,女人留在家里做家务。我跟着孩子们挨家挨户串门。夕阳西下,我坐在曹长鹤家院子里的台阶上抽着烟,看到曹天育大爷赶着羊群回来了,家里的小狗叫唤了一天,懒洋洋地趴在窝里打着瞌睡。只有大公鸡还神气地在门口踱步,夜色从远方慢慢地铺了过来。

  等了许久,曹长鹤终于回到了家里。他邀我进屋聊,屋内挂着一位沧桑老人的遗照,曹长鹤轻轻地说,这是我爷爷曹成惠(1915~2011),你来之前就应该听说过他……”

  这《图说义乌———走进长城脚下义乌兵古村落》内的一段话,也是金福根等人拍摄的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曹家房子村寻根记》组照的文字说明。

  这样的文字是轻盈的,但是金福根说,如果你身临其境,用镜头去记录这样的故事,则是更加的深沉婉转。

  2010年4月,金福根初次拍摄曹成惠时,他已经94岁,作为义乌兵后裔,他一直惦念着故乡和远方的家人,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想要回义乌“寻根”的渴望。当然,这个愿望由他的儿子曹长鹤完成。这一次活动不久之后,2010年8月,在“义乌兵后裔桑梓行”活动,曹长鹤带着一套较为完整的家谱,来义乌寻根。他们的祖先多是出自义乌后宅街道曹宅村,就这样,失却了400多年的亲情在这一刹那续接。当然,这些故事,都被拍成了图片,放在了书籍内。

  整本书内,类似的图片故事还有几十个之多。

  深入当地拍到好照片,一瞬永恒

  从河北秦皇岛到辽宁山海关,在长城脚下的古村落,大部分长城上的敌楼,都以姓氏命名,陈家楼、骆家楼、吴家楼、许家楼、叶家楼……无数守楼人的祖先都来自义乌。守楼人去世后多葬在其守护的敌楼之下或附近,这些古墓大多面朝南方,一些墓碑上清晰地写着“祖籍浙江金华府义乌县(易武县)”。

  据史料记载,明隆庆(公元1567~1572年)年间,戚继光曾两次征集义乌兵,调防北上,修守长城。第一次征召了3000余名将士,戍守边疆、训练北兵。之后又进行更大规模的征召。据统计,当时北上的义乌兵共达万余人。现在可考的,包括金山岭长城、司马台长城、山海关老龙头入海长城,都为义乌兵将领带人修建。

  金福根说,他们5次北上拍摄,几乎每一次都会去一些村子住几天,很多镜头必须与当地老百姓深入交谈,才拍到。比如有一次在辽宁省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长城脚下拍摄,他们一大早起床,在村子内随意地走,忽然在一条小弄里看到一个卖豆腐的小贩,他手中摇着的就是义乌特有的“拨浪鼓”。“义乌拨浪鼓只有一个铃铛,而其他地方的拨浪鼓一般都是两个铃铛。一问,他的祖上就是从义乌到北方修守长城的,并且卖豆腐还有一首思乡曲:‘东沟豆腐西沟茶,吃上豆腐喝上茶,喝一杯茶不想家’。”金福根说,当地并不产茶,这些茶叶就是当年从南方带到北方的。

  有时候,金福根等人还会故意不确定目标,随意到长城脚下沿线的一个陌生的村子走走。“在一些陌生的村子,一说自己是从义乌来的,当地的村民就更加热情起来,一聊,又是一个有义乌兵后裔的古村落。”金福根说。

  另外,他们2014年7月,他们还在板厂峪长城脚下拍摄,拍到了义乌兵后裔许国华带领村民在修倾圮的长城。义乌亲友团寻访长城义乌兵后裔、义乌许宅村村民许忠灯等人5次北上寻亲的故事,这些难忘的瞬间,也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被一一记录在镜头下。

  彩虹飞架南北,记录历史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对于《图说义乌———走进长城脚下义乌兵古村落》的出版和义乌这群敬业的摄影师不知疲倦的追踪,吴潮海心怀感激。

  “行走在河北、辽宁、北京、天津境内长城沿线,他们用猎犬般的嗅觉,迅速捕捉义乌兵后裔聚集的古村落,所散发的魅力和惊艳的瞬间,并用照片揉合在一起。在此期间,他们不知疲倦地到处奔走,四处寻访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村民,为了能拍摄到理想镜头,有时凌晨三四点就摸黑从驻地出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修筑有长城的山顶攀爬,从而收集到极为珍贵的第一手影像和文字资料;为了选择时机,夕阳西下,他们还在美景中静静地躺在山头,看炊烟袅袅,听牛羊牧歌,忘记时间,只为了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更是为了留下这一刻永恒的记忆。”吴潮海说,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这些心血融汇的结晶以图片加文字的方式编辑出来,让那个当初曾经非常遥远甚至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渐渐变成图文并茂的图书,并成为《义乌丛书》其中一种,真的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据介绍,目前《义乌丛书·义乌兵系列》著作,已经出版的还包括《长城有约》、《千古长城义乌兵》、《域外长城》等,它们与《图说义乌———走进长城脚下义乌兵古村落》一道,将远隔千山万水的山海关与义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