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新闻>社会 正文

传统年味,你期待留住多少?

发布时间: 2016-02-05 10:56:2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生活好过了,“年味”去哪了?

忙忙碌碌购年货金滢摄

切笋干,添年味

春节喜庆用品映红乡村集市

手写春联带着墨香,颇受老百姓欢迎

  新年到,穿新衣、贴年画、写春联、切麻糖、拜祖宗、接财神、吃年饭、拜大年……过年的这一系列习俗,是多少人儿时最为甜蜜的记忆。曾几何时,过去对年夜饭翘首期盼,如今改成下馆子甚至下起速冻饺子;过去争放烟花鞭炮,如今许多地方为了减少污染自觉禁放;就连全家老少看春晚其乐融融的除夕夜,也被低头发微信抢红包乱了心思……

  “小时候那些传统年味跑哪去了?”“唉,过年越过越没味了!”关于过年的抱怨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那么,这些传统“年味儿”都去哪儿了?

  印刷替代手书,没了墨香的春联有点“冷”

  镜头一:1月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6名书法家在银都酒店大厅内挥毫泼墨,为市民免费书写春联。不少市民闻讯赶来,书法家们的桌前排起了长队。“一笔一划都带着墨香,手写的春联就是有年味!”家住银都酒店附近的朱荣林大爷有些兴奋,“很多年了,都是机器印出来的,冷冷的,干巴巴的。”

  过年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流露着喜庆年味,表达着美好愿望。如今,市面上大都是印制精美的春联,连铂金春联都有了。可在不少人记忆中,最怀念的还是飘着墨香的手写春联。

  今年90多岁的毛益奎大爷是后宅街道后毛店村人,他不仅是一个识文断字的文化人,而且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春联几乎都是他写的。过年前几天,村里人把他团团围住,铺红纸、研墨汁,他则一边思考春联内容一边挥毫书写。家家户户一贴上春联,年的氛围立刻浓厚起来。

  “现在的春联大都是印刷的,看起来精美,但千篇一律,没什么意思。”在网友“灰姑娘”的记忆中,小时候,大年三十一大早,妈妈就会取出爸爸前两天写好的春联,用稠稠的面汤当糨糊,一家人一起在院子里贴春联。

  点评:“带着墨香的春联是有温度的”。手写春联能给人带来过年的氛围和感觉,让人享受喜庆的民俗文化。这样的春联充满着生活气息和原汁原味的年味,寄托着家家户户的心愿,当然能给人留下甜蜜的回忆。

  用手机拜大年,少了“面对面”的幸福感

  镜头二:腊月廿六一起床,年过半辈的上班族方志庆就用手机给一些亲朋友好友群发了一个短信:“前几年用手机拜年,今年想登门拜访,如何?”不一会儿,“嘀嘀”声不绝于耳,大家纷纷叫好。随后,他开心地制订起拜年计划。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迅速崛起,拜年这一春节传统习俗如今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手机拜年逐渐影响着传统的拜年方式,也逐渐改变着我们的过年生活。

  “以前过年,上门拜访,大家可以坐在一起吃吃零食,聊聊天,很亲切,家里人多了也热闹,年味儿很浓。”70后张先生说,如今过年多是电话、短信、微信拜年。这种拜年方式真是让年味淡了很多,尤其是短信、微信拜年,多是各种现成的话语经过无数次的转发,真有点应付拜年的感觉。

  采访中发现,如今像方志庆、张先生这样留恋传统拜年方式的人还有许多,只是年轻人已越来越少了。不少年轻人认为,“面对面”的拜年方式费时费力成本又高,用手机则方便快速又能表达拜年意图。

  点评:“面对面”拜年,是心与心近距离的交流,是情与情看得见摸得着的交融,这种传统拜年方式所带来的幸福感,是短信、微博、微信等手机拜年方式所替代不了的。

  年夜饭下馆子,失了一家人忙活的快乐

  镜头三:2月3日,家住苏溪的陈仙球大妈跟儿子到鸡毛换糖粗菜馆查看年夜饭的菜单,顺便对之前订的菜式作了一些调整。走出饭馆大门碰到老姐妹。老姐妹羡慕地说:“你儿子孝顺,让你省力气吃现成的年夜饭,多好!”陈大妈失落地叹道,好什么呀,多花钱不说,心里空落落的,没了过年的感觉。

  “对不起,年三十晚上大厅和包厢全部都预订满了。”除夕前几天,义乌各大饭店的值班经理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下馆子吃年夜饭,省去自己在家“买烧”的麻烦。义乌市场研究专家鲁南认为,在家吃年夜饭,忙碌中体现了亲情、责任感、孝道等。而饭店酒楼热闹喧嚣,家人之间细致入微的交流没有了,呈现的是一种社交场面。这种吃年夜饭的方式和平日聚餐没什么两样,传统文化含义大打折扣。

  “以前过年,一家人商量菜谱、买菜杀鸡、调馅包饺子、下厨房,张罗一整天,紧张忙碌却欢声笑语。”网民强子说,现在到饭馆吃年夜饭,啥都不要操心。忙年,忙年,却没什么可干的,自然对过年少了一份期待,反而有些淡淡的失落。

  点评:忙忙碌碌才是年,这忙忙碌碌的过程,热火朝天,乐在其中,人们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下馆子吃年夜饭很方便,可是一家人在一起忙活一餐年夜饭的辛劳和快乐也就无法体验了,也少了往年在忙碌中家人相互谦让、相互协作的亲情感,更失了那份喜庆和欢乐。

传承创新,寻回消逝的“年味”

  如何留住“年味”,留住传统?有关民俗专家表示,传统的节日习俗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每个人要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传承弘扬传统民间习俗,只要我们心中有民俗信仰,只要我们用心去实践,就会寻得传统生活习俗的乐趣,留住年味。

  用创意方式留住那串“年味”

  “除夕那天,我准备用视频给父母亲拜年。”在大陈镇昊磊制衣厂工作的江西姑娘小李,因多种原因,今年不能回家过年。为了弥补不能面对面拜年的遗憾,她特意于上个月给父母邮购了一部三星手机。

  在义乌市区一家物流公司上班的小刘,今年特意找了一家视频工作室,准备拍一套猴年家庭MV。

  “配的背景音乐是《荷塘月色》,就在家里拍,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小刘说,平时工作忙,陪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时间不多,春节这个难忘的时刻一定要用影像记录保存,以后年年都要拍。

  过年,这么传统的事儿也可以过出创意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按传统的方式过年,各种新潮的过年方式逐渐流行起来。据悉,猴年新春,不少年轻人准备通过创意方式,留住那串“年味”。

  ———打破传统、彰显个性的春联悄然走俏。随着电脑制作、数码技术日渐成熟,将宝宝的照片、情侣或夫妻的甜蜜照片挪到春联、年画上,对PS高手来说,信手拈来。这份值得纪念的年货不仅可以给春节带来快乐,还能留下一段温馨的记忆。

  ———自创祝福,不让复制冲淡真情。廉价的短信、微信、电子贺卡等同质化祝福手段冲淡了真情,引发不少人的忧虑。不少市民在感叹祝福群发没意思的同时,开始自己创作节日祝福。

  ———全家老少,拿起DV记录阖家欢。用DV机、摄像头将全家庆春节的过程拍摄下来,编辑成短片,可以在视频网站上展示,也可以跟远方的朋友分享,又可以作为永远的生动纪念。

  ———利用新媒体表达新年祝福,记录心情感受。在QQ空间、微博上写“过年手记”,每条网络记录旁都配上照片,若干年后,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

  寻求有新时代特色的“年味”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人们庆祝节日的方式肯定呈现出多样化,年俗的形式内容也会有变化,但不管怎么改变,传统的年味不会变,在以另一种更新的方式继续。

  此话有一定道理。近些年,在我们义乌,庆祝传统春节的活动和方式可谓丰富多彩,花样翻新,不仅营造了过年的浓厚氛围,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每年春节期间,义乌城乡的传统闹春活动都开展得风生水起,成为农村过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义乌相关部门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相继推出一些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活动,如恢复传统的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等节目;组织农村文艺骨干编排一些节目巡回演出;送电影、送戏、送书籍科技下乡;策划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有参与性有诱惑力的活动,给春节增添别样的气氛。

  春节在即,义乌不少乡村纷纷紧锣密鼓地筹备“村晚”,浓浓的年味飘荡在各地农村文化礼堂。1月30日,义乌2016年第一场“村晚”在后宅街道上金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1月31日,“歌舞升平迎新春·唱响和谐中国梦”迎新春晚会在江东街道童店新村文化礼堂浓情上演;接下来几天,不少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村晚”都会相继登场……这些原汁原味的乡土节目展现着农民的新风采,洋溢着村民的欢与乐,也让村民觉得这春节过得“年味十足”。

  与此同时,义乌一些志愿者、爱心人士等也为增添“年味”积极助力。在本报推出的新年“微心愿”认领活动中,很多有爱心的企业、商家、个人纷纷加入“义布容慈”公益微信群,帮助许愿人实现新年愿望;爱心公社日前开展2016春节“慰问千名环卫工人”活动,包括千名环卫工人同吃年夜饭、正月初一为路面值勤环卫工人发红包等,该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提供赞助,为“城市美容师”奉上一份温暖的新年礼物……

  “年味要符合新时代人的口味,不丢掉传统,但要有所创新。”民俗专家沈建东说,我们应该用当代人的智慧,对年节仪式进行不断的重构和创新。只要能够付诸行动,并重视每一次行动中的心灵体验,那么就不难在进行仪式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佳节的独特温情,为自己构建起欢乐的心境,同时也感受到美好的“年味儿”。

  对中国民俗文化颇有研究的新义乌人李一民认为,作为一座国际商贸名城,义乌人的春节应更加在文化上下功夫,要举办形式多样、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且群众参与性较强的文化活动,并且开发出更多有新意的寻年味的新去处,才能将传统节日过出自己的特色和味道来。

“年味”在我们心里 

  儿时难忘的压岁钱、老房土灶的火光、神秘庄重的祭祖、喜庆合意的春联……不同阅历的人品味出了不同的年味儿,不同年纪的人对过年有着不同的感觉……那个叫年的东西,已经沉淀到了每位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无形而厚重的精神推动力。

  年味是什么?年味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那一顿团圆饭;就是窗户里传出的阵阵欢笑和一声声“恭喜发财”的祝福;就是大街上烟花璀璨充满祝福的那种气氛;就是流淌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感;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的亲人味道……

  其实,年味只是我们心里的一种感觉。那种在过年时从心里弥漫到空气里再从空气里渗透到心里的感觉。年是一样的年,年味仍旧是一样的年味。如果说儿时的年味是浓郁而温馨的,那么如今的年味则是清淡而质朴的。

  如果真要说现在的年味淡了,消逝了,那只能怪我们自己。你看,以前过年,走出家门,一家一家敲门问候、面对面互道祝福,后来我们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群发就更简单了;以前过年,买红纸、想句子,手写春联,一人写全家围观,现在我们买一个批量生产的福袋,里面啥都齐了;以前过年,一家人忙忙碌碌,饭桌上贴心交流,其乐融融,如今我们坐在酒店里吃年夜饭,边吃饭边刷朋友圈抢红包,埋头于虚拟世界……

  每个人心底其实都有一腔浓烈的年味,年年如斯,俨如老酒,就看你是不是用心酿造这坛老酒。

  快过年了,让我们花点心思更多地留住过年的传统味道,哪怕只是和家人一起贴贴对联、包包饺子、串门拜年,或是围个圈听长辈讲一次礼仪,抑或和亲人谈谈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这种过程中,既能享受到亲情的幸福,又收获了久违的年味,这种体验才是新年的本意,才能找到传统的民俗的痕迹。

  年味跟幸福一样,是一种心里的感觉,幸福需要我们自己创造,年味亦是。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