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麻糖、谢年、请镬灶菩萨、馒头焐肉……义乌人看到这些词,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年味。猴年的农历新年虽已过去大半,但街头巷尾还是一片张灯结彩的热闹模样。在义乌,传统新年怎么过?有哪些你可能从未了解过的传统习俗?
切麻糖
麻糖是义乌传统土特产品,色泽光亮,入口松软香甜。米花糖的松,芝麻糖的香,小米糖的脆,黑米糖的酥,一落肚,便觉提神饱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义乌过春节的习俗中,“切麻糖”是少不了的。老话说,麻糖切好,年味也就浓了。以前切麻糖是一件大事,每到农历腊月二十出头,家家户户都要切麻糖准备过年。早年间的义乌人家几乎都会在过年前切一点麻糖,谁家切麻糖,大家就去谁家帮忙,也不需要付工资,只要送一盒麻糖就好了。
一口大锅炉灶大火烧旺,里面的红糖“咕噜咕噜”冒泡。待红糖熬好,就在一旁的木桶内放上一定比例的爆米花、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浇上红糖水,用木棍搅拌均匀后,倒进一旁台板上的木框,用木碾子用力碾平,再均匀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切麻糖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手起刀落,节奏似击鼓,所以在义乌话里,制作麻糖的过程也被形象地称为“切麻糖”。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过年,家家户户才张罗着切一次麻糖。孩子们熬了一年,才等到这么一次敞开肚皮吃甜食的机会。这并不昂贵的米糖,不知甜蜜了多少义乌人的童年时光。
谢年
祭祀门神,在义乌俗称为“谢年”。谢年时,先将四方桌放置屋檐下,点上一对大红蜡烛,桌上摆好三茶六酒、年饭、馒头、红馃、斋米和肉桶。肉桶里盛有煮熟的猪头和雄鸡,雄鸡上插着筷子,旁边还有两个鸡蛋。猪头和雄鸡的口中含几根青葱或万年青叶尖。大家三拜九叩,祈求来年吉祥,再焚烧锭帛,鸣放鞭炮,洒酒于地,将插在“口福”上的筷子拔去,意味着祭神仪式的结束。
义乌的传统,是在谢年后祭祖,俗称“烧太公”。除夕夜除了“谢年”和“烧太公”之外,还有不少传统习俗。比如挂祖先容像,供儿孙瞻拜,室内俱点灯烛,名曰“满堂红”;妇女于灯下赶包粽子,其余成员娱乐坐守到天明,俗称为“坐长夜”。
接春
接春是汉族岁时的传统风俗。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这一天标志着寒冬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关于接春,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俗,哪怕在金华,各县市也有各自独特的接春风俗。比如磐安人立春的早饭要吃青菜面,永康人喜欢在门窗上“插青”,兰溪人喜欢吃春饼、包春卷等等。
在义乌,立春这天又被称为“新春日”。可别小看了这春天头一日,在义乌人的心目中,这可是一年365天中最重要的日子,“春大于年”的说法也是这样来的。接春是有时间的,每一年都不同,严格按照历书上的记载来。等到了交春的时刻,家家焚纸点香,放爆竹,在门框或廊柱贴迎春接福的红纸条,俗称“接福”。
古时农家的接春仪式一般比较朴素,大多会在桌上放米饭,左右各放青菜、豆腐。在老百姓眼中,青菜豆腐代表了干净和清白,寓意清清洁洁又一年。除此之外,旧时还有贴春牛图于上横头壁上的传统,但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
馒头焐肉
馒头焐肉这道菜据说是从孔子祭祖的菜式衍化而来的。孔子祭祖始用馒头、方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馒头焐肉美名的传播,馒头焐肉这道美食现在已风靡全国。没有了馒头焐肉,任你这次宴席山珍海味,也会觉得若有所失。
出笼馒头为半圆状,柔软而带韧性,用手一抓,整个馒头缩于手心,放开则复原如初。盖上大红喜字或福字或寿字,分摊开来,等凉了以后就可以堆放收藏。
至于焐肉,以前是用大块肉,现在改成了小方块。先把肉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煮透,用筷子一扎一个洞时,捞出来红烧,装盘时再撒上葱花,有的还放上一些笋点缀,这样色香味齐全的焐肉就做好了。
利市话
在义乌,除夕夜与正月初一兴讲“利市话”(义乌方言,吉利话的意思)。义乌旧俗,杀鸡杀鸭叫“圆鸡圆鸭”,熄灯叫“圆灯”,睡觉叫“安置”,小孩跌倒叫“滚元宝”,东西摔破叫“碎碎(岁岁)平安”等。如果有小孩在这两天说了不吉利的话,大多数父母也不会责骂,但会拿一张草纸揩揩小孩的嘴巴,俗称“揩屁股”,意思是童言无忌,用草纸将晦气都抹去了。有些长辈还会想方设法从小孩口中套出一些利市话来,名曰“讨口封”。比如往饭里撒一些稻谷,孩子见了会说:“恁多谷呢”;把钱放在地上故意让孩子捡着,孩子会说:“恁许多钞票。”
除了多说吉利话之外,义乌传统过年还有许多“禁忌”。比如正月初一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赶跑财神;不能洗衣服,不能往门外倒垃圾、洗脸水,生怕财运倒掉;不能吵嘴打架,打骂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