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与人民群众生活最为密切的话题,也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监管,也成为政府部门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
义乌市苏溪镇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是义乌市副城区,浙江省中心镇和省级工业园区,浙江义乌工业园区的所在地。这里分布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13家,食品销售单位1246家,餐饮店、企业和中小学校等机构食堂716家,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只有12名干部职工的苏溪市场监管所需要承担起全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而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之外,他们还承担着辖区1.4万多户市场主体的监管以及涉及原先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职能的诸多工作。薄弱的监管力量和繁重的监管任务形成强烈的对比,食品安全监管压力可想而知。
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力量实现更精准、更高效、更科学的监管成果,成为摆在基层市场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技术支撑让监管“如虎添翼”
蔬菜等农产品的农残检测工作量大面广,尽管市场监管和农业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尽力履职,但由于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的限制,抽检覆盖面远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对庞大农副产品安全性的监测需求,也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相去甚远。
为解决传统抽检模式存在的弊端,在义乌市市场监管局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苏溪市场监管所的主动对接和积极推动下,苏溪镇政府整合全镇资源力量,于2015年12月建成运行浙江首家镇级农副产品综合检测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第三方检测机构购买农副产品检测服务,实行辖区农贸综合市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部分企业食堂的农副产品免费全覆盖检测,并免费为苏溪老百姓提供食品质量“你送我检”的便利服务。检测中心建成试运行以来,共检测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4.2万余批次,其中检出不合格产品批次168批次。
检测中心建成后,一方面主动向社会开放,免费提供检测服务,并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检测结果及时对相关监管部门和社会公布,就可以快速应对,有效处置问题食品,消除安全隐患,对于各类突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也提升了应对的能力,监管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
快检快报让安全“如影随形”
在菜市场销售的农副产品,每天一早都由专门的工作人员采样、收集、整理后,送往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第一时间在菜市场公布并向相关监管部门通报,一旦发现有问题的食品,就会立即被销毁,以防流入消费者的“菜篮子”。食品安全与否,销售的商家、买菜的顾客以及监管部门都能快速知晓、一目了然,安全隐患也能够得到及时消除。
“作为监管部门,我们充分发挥检测中心作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安全和食品能够‘如影随形’。”苏溪市场监管所负责人介绍说。
一个是检测机制规范化。根据辖区农副产品经营户实际,监管部门制定了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苏溪镇农产品检测送样操作指南、农产品农残检测不合格后处理等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完善配套文书和运行机制,使整个抽检及市场管理过程有章可循,高效运行。
第二个是市场管理信用化。为增强经营户的配合度及市场长效管理,苏溪市场监管所制定苏溪镇农贸市场“星级摊位”评选管理办法,根据农残检测情况及诚信守法情况的不同,对经营户实行量化分级,并根据分级情况在场地租用、租金、监管等方面实施差异管理,奖励合法诚信经营,淘汰不良商贩。
第三个是社会治理综合化。苏溪市场监管所将与苏溪镇政府一道,以农残检测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免费检测的知晓度、群众参与度,使人民群众更愿意到安全有保障的农贸市场内购买放心农副产品,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场外农副产品交易,减轻镇容管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政府对市场的管控能力,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转变思维让发展“如履平地”
苏溪镇农副产品综合检测中心的建成和运行,是市场监管部门探索监管方式转型升级的一次成功探索。下一步,义乌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总结经验,进一步转变监管思维方式,探索将检测监管作为增加企业无形资产的要素供给,破除义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瓶颈,让义乌今后的发展能够“如履平地”。
“比如我们可以依托地方政府人、财、物力,为辖区企业尤其是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低价甚至免费的产品质量检测服务,降低企业质量升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凝聚企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企业自我成长、自我壮大,成长为助推义乌经济繁荣的强劲活力因子。另一方面,探索形成科学高效的社会共治体系,把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的要素资源加以整合,为企业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打包式”帮扶,以“1+1>2”的整合效应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做到解企业所急、帮企业所需。
此外,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低端、低效企业经营成本,努力打造义乌产品质量高地的新名片,积极引导“义乌制造”向“义乌质造”、“义乌智造”转变,从而吸引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来到义乌,实现义乌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