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外景
村中的妇女自发组建舞蹈队,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文化长廊
农耕民俗老物件展
文化礼堂内景
中国义乌网4月8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应悦)陶店村隶属于廿三里街道,地处义乌市东部,离廿三里街道约一公里。村东是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之墓,东北是祝公岩风景区和华溪森林公园。村四周林木茂密,环境优美。
陶店村的文化礼堂坐落在何氏宗祠之中。这座古老的建筑是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由当时村中比较有名的大户何懋宰发起建造的,耗时4年完成。建筑分前后两院,三进五开间左右厢庑,建筑面积641平方米。道光十二年(1832),何懋宰的子孙又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现存青石门楼就是道光时建筑的原物,上面记载了落成的年代。
相传,在古代有个传统,即捐田产以为祠产,这在义乌十分普遍,以至于祠产土地总和往往超过地主占有的土地。这种做法一则可以借此抑制族中豪强以势压人,二则藉此兴办公益,如办私塾、奖教育、恤孤寡。据村中老人介绍,村办私塾历史由来已久,就是设于何氏祠堂内。民国时期的乡贤何菁幼时就曾随教书的祖父在村中私塾启蒙。所以说,这里不仅是陶店村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村民们的精神殿堂。
2014年,祠堂被改造成文化礼堂,古祠堂焕发出新魅力。墙上新添村情村史简介、家族名人榜、学子榜、孝敬榜、好儿媳榜等,格外显眼;新设立的农家书屋、春泥活动室、书画室、文化活动室等人气颇旺。陶店村党支部书记何显锋说,祠堂是村民敬祖尊贤的地方,在这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乡里乡亲的比较容易接受,新增设的各类活动室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走进廿三里街道陶店村文化礼堂,古色古香的历史韵味、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谐的邻里之情扑面而来。礼堂两边的长廊展示着两排农耕民俗老物件。这些难得一见的“老古董”,都是村民们听说要建民俗展览馆后自愿捐出来的。“当年村里决定要建一个民俗展览馆,通过村老年协会,发动村民们捐出家里一些比较古老的用具。没想到,村民们就纷纷送来了家里的‘老古董’。”文化礼堂管理员吕关生感慨地说。
村民们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热心参与,成为了陶店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村中的能人们更是主动参与文化礼堂的策划工作,并积极研究和收集整理当地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和美好家园等资料和图片。何显锋说:“建设文化大礼堂,村民们凝心聚力,有物的出物,有钱的出钱,特别让人感动。”
建成使用后的文化礼堂再现着“文化长河、静水流深”的意境。不论是启蒙礼、敬老礼、18岁成人礼,还是村干部庄严的就职礼,都在这里尽情展现。如今,文化礼堂使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陶店村的来历
陶店村的魅力,在于揽建筑之胜,蕴人文之雅。
据《丰塘庐墓话桃汀》一文记载,陶店,原来有一个古老而风雅的名字———桃汀,意指开满桃花的溪岸。相传,在明万历年间,何宅爱溪何氏双峰公葬于丰塘山背,其次子何志让庐墓3年,就在附近的上丰塘西筑室而居,安家耕种,发展繁衍。
上丰塘西原是沙丘,有几丈高,因长期雨水冲刷,沙丘上一些草籽野果随泥沙土块注入上丰塘,形成一片小洲。小洲上草树茂密,特别到了春天,桃花盛开,美景纷呈,人们呼之为“桃汀”,从此便有了“桃汀”这个村落。“桃汀”这一村名,也一直沿用到解放后。
大致到了清代乾隆、道光年间,人口繁衍,村落兴旺,此地的何氏步入农耕文化的繁盛时期。他们祖祖辈辈靠辛勤劳作,从白手起家,秉承先祖北山公遗训,或教书育人,或习举儒业,或农耕商贸从事生计,振兴家业,并购田置地,兴造厅堂,以光大门庭,凝聚人心。所以,村内几幢古建筑,如何氏宗祠、继善堂、慎修堂、十三间等,规模均较大,多建于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整个民居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建筑年代明确,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成为陶店物质遗产与宗族文化的历史见证。
先贤的故事
陶店何姓二世祖何士行,后代称其为“八十五尚”,年长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登上陶店最高的山坡“窑背顶”,看自己门下的十多户子孙家的烟囱是否已冒烟做饭,若发现哪家的烟囱没有冒烟,就会马上跑去那一家,用他的旱烟管敲门,促其起床做早饭。由于长者的督促,陶店人都养成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为发家致富奠定了基础。
陶店第十代子孙何守身的夫人杜氏,育有五子三女。杜氏贤惠能干,把一家的大小事务操持得井井有条。她经常教育子女,节约粮食要从米袋口子抓起,到了袋子底再节约就来不及了,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只可三餐薄,不可一餐不开锅”。对子女的要求也是“礼让理到,便宜给人有后福”,贪占别人东西,终是害己。常说“量大福大”,要求子女心胸开阔。因此,她的子女多成贤人。杜氏对长辈也是十分尊敬。据说做媳妇时,每天都会做好饭菜端到长辈手里,吃饭都是等长辈、丈夫、孩子吃完后才吃。夏天晚上,别人在外乘凉之时,她就把长辈们蚊帐里的蚊子赶得干干净净,让他们回来就能放心休息。冬天,每天都是第一个起来生好暖手火炉,送到长辈手里。
何菁,又名正经,章菁,字竹卿,生于1882年,卒于1976年。何菁自小节俭。何菁先生是义东有名的开明之士。解放前一村民家境异常困难,没有劳力,家里甚至经常没有柴烧。夏天的一个午后,该村民到何菁的田里去挑干燥的稻草。当他打好捆正准备起挑时,正好被何菁遇到,那人一看主人出现,异常尴尬,连忙把打好捆的稻草放下,准备道歉。何菁却爽快地让其挑走,并嘱咐他不够再来取。那人对其感激不尽,村民们也因此对何菁敬重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