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义乌网6月20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刘军 通讯员 王春峰)昨日是全国第四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在站寻家,让爱回家”。从当天起,我市救助管理站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寻亲服务主题宣传周活动,为站内的失联人士寻亲。“开放日”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举办了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前往参观。
日前,记者来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大多数要求救助的人员,经核实后都能够及时安排返乡,但是目前仍有不少救助对象因为精神疾病、无有效身份证明等无法联系到亲人。
“这母子三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快两年了。”在妇女救助专区一间被收拾得还算干净的房间里,一位清瘦、头发有些凌乱的母亲正坐在床上缝补衣服,一旁有两个五六岁的男孩围着她。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多方调查了解,这名妇女有精神疾病,户口所在地是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来义务工后,先后生下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她和孩子的父亲“失联”,后来就到了救助管理站,一住就是一年多。期间,工作人员一直在帮她寻找丈夫、家人,但始终无果。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帮助孩子找到父亲,救助管理站在公安等方面支持下,采集了孩子的DNA,并录入了民政部的全国救助寻亲网。记者了解到,目前滞留在救助管理站的所有人员的DNA都录入了这一网站。
“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多有智力障碍,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有效沟通,不能提供个人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为此,DNA采集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说,救助管理站DNA血样采集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和照料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社会公众可通过http://xunqin.mca.gov.cn/登录全国救助寻亲网,查询受助人员寻亲公告。寻亲公告内容包括受助人员照片、姓名、性别、年龄(或目测年龄)、身高、健康状况、智力状况、精神状态、体貌特征、发现时衣着特征、发现日期、发现地点以及所在救助管理机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网站还提供条件检索功能,便于用户开展组合查询,提高寻人效率。
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寻亲公益组织等,通过受助人员口音分析、异地交流问询、报公安协助查询等多种方式,帮助受助和滞留人员寻亲并及时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