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生二回熟,原以为回头客就是一个朋友,结果到最后发现,对方也只是当成一次交易,更糟糕的是,压根连交易都不算,对方拿到货达成目的后就自顾自消失了,剩下你一人心急如焚。
连下多个订单
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期,一市场经营户有点烦,倒不是因为没有订单,而是一个客户的订单有点多,他心里有点慌。他表示,这名客户付款有些慢,上一个单子的货款还没结清,又接着下了3个订单,并且急着装柜。他心里有些不安,忍不住往坏的方向想:对方是不是皮包公司,是不是来骗货的?
接到这名市场经营户的反映后,该公司所在辖区派出所的工作人员上门调查,发现老板是一名外商,人不在义乌,无法提供资料。次日,派出所工作人员联系房东了解到,此处的租房者名叫MERCHANT EBRAHIM UBEID,国籍印度,为首次入境中国,现已出境。
再过几日,派出所工作人员再次登门核查,发现公司就一名外商,SHAIKH MO-HAMMAD ADIL MOINUPDIN,印度籍。对方称因为翻译休息,所以没法提供资料,并表示会在6月中旬主动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登记相关材料。然而,在6月15~23日期间,预警平台工作人员多次电话联系该公司翻译,通知对方来登记备案,对方一直未有人来。
初次见面自来熟
蹭吃蹭喝无休止
有的客户始终不肯跟你面对面,无法掌握其有效情况。而有些客户则相反,一来就自来熟,表现得像是多年老友,只要有空就黏着你,吃饭、出行、宾馆费用也自然而然的由你负担。
“以前就遇到过一名非洲客户,前几次寄了样品,对方表示我们的产品比较符合他的要求,所以提出进一步合作。我当然高兴,所以那段时间联系的比较多。之后,客户表示要下一个大订单,但是在那之前,他想先来看看我们的工厂是怎样的规模。”外贸业务员韩旭说,这样的要求很多客户都会提,换位思考下,在选择供货商时,自己也会先去实地考察一番。
就这样,客户来了,韩旭带他参观了工厂,了解了产品的制作过程、规模、品类等方面。客户表示比较满意,等回国后就下单。但在这之前,他还到市场上转转,找找新产品。“我陪了三天,每天接送,一起逛市场,然后吃饭,最后送回酒店。当然,最后付钱的也都是我。”韩旭说,等客户回国后,他再次询问对方何时下单。结果自那以后,客户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任何情况尽量不妥协
“遭遇骗吃骗喝还骗住的客户,真的是头一回。他也许想来义乌市场了解行情,又想减少花销吧。”韩旭说,他就这样当了一回冤大头。他表示,以后客户来访,凡是还未达成交易的,尽量不办邀请函,不承担出行、住宿费,偶尔请吃饭尽下地主之谊就好。
有业内人士建议,虽然经常说客户是上帝,但除订单之外的要求尽量拒绝,不能无条件的宠着客户。另外,合作之前要签订正规合同,一些交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双方未说清楚的情况都应在合同中清楚标明;尽量要收到30%以上的定金再发货,客户不付全款不给提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