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曝光了一条论文造假黑色产业链,牵涉到500多所高校,一篇论文要价几千甚至几万元,论文造假波及范围之广令人触目惊心。报道中论文造假的需求者,除了高校学生外,还包括不少知名大学的教授。联想到这一乱象存在已久,人们不禁要问:论文造假“顽疾”为何久治不愈?
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池塘里死了一条鱼,你可以说这是鱼自身的问题;但是池塘里死了大片的鱼,这无疑是池塘里的水出了问题。既然论文造假比较普遍,那么就应该是“水”出了问题。论文造假的“祸水”是什么?恐怕与学术考评机制过于注重论文数量,而忽视论文质量有关。
评职称,看论文数量;拿多少科研经费,还是看论文数量。以至于连一些高校行政人员也打起了论文的歪主意,四处找人写论文发论文。这种“论文数量至上”的歪风,自然会催生不少邪气。轻则滥竽充数、投机取巧,重则弄虚作假、抄袭。真正潜心于学问的人却因成果少,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吃大亏。劣币驱除良币,踏实做事的人得不到合理的回报,不仅损害个人的利益,更影响学术领域的健康发展。
论文造假反映出一些人在诚信上的欠缺,如果对这种不良风气一味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最后损害的恐怕会是整个社会的信誉。因此,必须堵住论文造假的“黑洞”。
近年来,一些高校严打论文造假,对造假者采取“零容忍”态度,一定程度上对造假形成了威慑。但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更加科学、全面的学术评价机制,尤其要抛弃“论文至上”所衍生的“唯数量”观,对人才实行分类考核,更加注重论文质量。让致力于教育的人才专心于讲台,让致力于学术的人才潜心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人尽其才,论文造假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